當新中國成立70年的今天,每個人都感到歡欣鼓舞,作為60歲的我來說,更是百感交集。我親歷了共和國70年的大半時光和改革開放發展的全部時光,也在自己的崗位努力工作,雖然所起的作用僅是微乎其微,但也一樣讓我值得自豪。
大山不讓土壤而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而成其闊。祖國今天的成就是千千萬人努力建設而來的,每一個人都有值得述說的歷史,我也是如此。許多往事令人難忘,尤其是40年年前改革開放之初年輕的我為工廠爭光的一件事情更是歷歷在目,一直留在我人生的記憶里。
那是七十年代我在縣造漆廠工作的時候,當時廠里生產各類油漆產品,企業比較景氣。我是廠造漆車間工藝員,負責整個造漆生產工藝技術。我不是科班出身,只讀過高中,靠學校那么一點化學知識自學,后到江蘇一家造漆廠學習培訓三個月,回來就獨擋一面地搞技術工作。幾年當中邊摸索邊干,也掌握了一般造漆技術,廠里每年幾百萬元產值的油漆產品生產技術都落在我身上。
1978年底,我廠與東北一家大型造漆廠聯合,準備共同開發酚醛類等油漆產品。這個產品屬于普通類的油漆涂料,廣泛用于民用建筑和工業設備,用途廣,銷路好,很適合我們小廠生產。當時縣里也非常重視,專門列為工業重點發展項目。但這個產品生產關鍵要解決半成品原料酚醛樹脂問題,于是協商由他廠提供生產技術和設備圖紙,并派工程師前來指導生產。
廠里高度重視這個產品項目的開發工作,專門成立了技術開發組,由廠長掛帥。經過三個月時間的籌建,生產設備的熱煉反應釜和回流管道全部制造和安裝完畢,進購的原料也采購到齊,東北工程師也提前到廠,在培訓指導工人如何生產。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那天縣里決定開始點火進行生產,全廠100多號職工都聚集在那里待命,工程師指揮安排好,按照配方和工藝要求進行加熱升溫煉制,可是沒想到第一鍋生產出來的酚醛樹脂卻全部渾濁,不會透明,檢驗色澤指標達不到標準。外廠的工程師是“文革”前的大學生,從事造漆技術二十多年,經驗比較豐富,但從沒有碰到過這樣的事情。他開始以為是催化劑問題,調整配方后又試一鍋還是不行,接著改動工藝又試第三鍋、第四鍋,第五鍋,一連生產了七鍋樹脂的顏色還是渾濁。他絞盡腦汁找原因還是不行,損失已達上萬元。樹脂質量直接影響造漆,這個問題解決不了,下步油漆產品生產開發就無從談起。無奈之下,他只好提出先回東北去再想辦法。
難道這個項目就這樣流產,幾十萬元的生產設備和原料就浪費在這里。大家都看了心疼,我也很著急。那段時間,廠里好多工人天天都會來到我的工藝室來,與我探討,分析原因,提建議出點子,言行中透出焦慮和不安。那時的企業工人思想非常純樸,對工廠的感情非常真摯,心目中想得都是廠里,真正有一種愛廠如家的主人翁精神,也許是現在許多人不能比擬的。然而因為涉及到技術工藝,他們感到無能為力,只是用這種樸實的方式,表達他們的心情,想把希望寄托在我這廠里唯一一位工藝技術人員身上。記得廠里當時有一位年近退休的老人叫吳旺輝,是建廠時的元老,那段時間生病在家,聽說這事特地從家里趕過來,深情地對我說:“小王,廠里搞技術沒有別人,你動動腦筋,看看有沒有辦法解決,不行請教一下你在江蘇蘇州造漆廠培訓的師傅。我們都相信你,不要怕,可以試試,不要讓廠里受損失!”還有一位要好的叫歐陽國平的年青工人,也天天來我這里,對我說:“你學過這些,想點辦法試試,我們都會幫你!”
這些都讓我很感動,也感到了壓力。我當時想了很多,想到進廠時什么也不懂,廠領導在眾多青工中選中我去培訓學技術工藝,讓多少人羨慕,也讓多少人期待??墒且驗榉N種原因,廠里與人家合作,總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我這個土技術員人家不會指望。但我作為工廠的一員,也要有一點主人翁精神,才對得起廠里的培養,才不負廠里職工的期望。雖然我當時對解決這個技術難題沒有把握,也不敢多說什么??赡切┨煳野蛋捣春芏噘Y料,了解了很多情況,發現設備參數都符合指標,生產也符合要求,原料苯酚、甲醛檢測都達到要求,就是松香中似有水分含量大,這是生產的主要原料,我想,問題恐怕就在這原料上。于是我偷偷地用試驗室的小型儀器進行試驗,一次顏色還是渾濁,二次還是一樣,第三次我在高溫下煉制時間拉長,加大抽風量,樹脂色澤就轉透明了。
這樣我心里已經有了數,由此我想大型生產也是如此。實踐是解決難題最好的鑰匙,生產工藝要進行調整,不能沿用書本上的老方法。于是我找到廠領導,提出讓我試一鍋怎么樣。廠領導既高興又擔心,高興是我能站出來為廠分憂,擔心的是人家工程師都不行,你這個土技術員恐怕更不行。但看到我那副有信心的樣子也不愿潑冷水,于是決定讓我試一鍋,并說如不行馬上赴東北去學習,再請專家前來解決。當時也有人在笑說科班的工程師都不行,你一個自學的工人技術員怎么能行?有些好心人勸我不要去試,免得出洋相,給廠里再加損失。但更有不少人鼓勵我說:“不要怕,為了廠里你大膽試,給廠里給我們工人爭點光!”
面對這些,我心里也很理解,也很平靜,人總是這樣。但作為我如不試怎么會成功,為了企業利益再大的風險也不怕,如前怕狼后怕虎什么事也做不成。那天,我作了安排,專門組建了一個生產操作班,開始進行生產。我記得當時班長叫謝建光,班員有鄒國富、吳少良、符兆年……,那天他們從老早就準備好各種原料、以及桶、鏟、槽等一切生產用具。一個個身穿廠里的工作服,頭戴工作帽、精神抖擻地站在爐前待命。從他們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信任、鼓勵、希望,頓時心頭一熱,口中大聲發出“開始”!我自己從原料選用,進料、溫度控制我都一樣樣把關,從下午四點正式點火開始,我人一直在生產反應釜的平臺上,雖然爐上溫度高達六七十度,但我一點不在乎。透過反應釜上觀察鏡隨時觀察溫度和鍋中原料的變化。溫度100度,120度,我抽點出來看還是渾濁,馬上叫工人加大抽風管抽風力度,一邊繼續升溫,一個小時過去,二個小時過去,溫度已達到180度左右,還是渾濁,有人泄氣說:“不成,算了吧!”我說:“不行,維持這個溫度,再繼續抽風!”約到近三個小時,抽檢人員拿著試管高興地對我說:“透明了,成功啦!”那時已是凌晨一點,我看了果然透明了,馬上宣布:“?;?,出鍋!”樹脂全部瀉到冷卻槽里,一片晶瑩剔透,樹脂冒著熱氣,閃閃發亮。
當時在場的10多名工人都歡呼起來,我心里有一種從未有過的高興。廠長聽說也披衣跑來了,一把抓住我的手說:“謝謝你,你辛苦了,你為廠里爭了光!”聽了這話,我當時激動地淚水涌出。
接著我按這樣的操作方法又進行第二鍋、第三鍋、第四鍋生產,都是鍋鍋透明。廠里按原計劃用這樹脂生產酚醛清漆和各種色漆,質量指標都達到部頒標準。這個項目成功,廠里專門召開了表彰會,廠長稱贊我“為工廠爭了光”,并鄭重地向我頒發了獎金。廠里領導當時還打電話給東北工程師,聽完這工程師感到吃驚,想了一下也恍然大悟,連聲說:“不容易,不容易,還是你們小廠出了能人,請代我向他祝賀!”
在新中國成立70年和改革開放40年的今天,這樁往事現已過去,我早已調出了工廠,人也進入了人生的老年。但通過這件事我感到一個人的成功不只局限于學歷資歷,更重要的是用心。一個工人要擁有企業的主人翁精神,擁有熱愛企業熱愛祖國的精神,這樣什么困難就能克服,什么目標就一定會實現。
建國70周年前夕的一個傍晚,夕陽西下,我一個人漫步來到當年工廠的所在地,這里大多已非舊日的模樣,只有幾座破舊廠房作為私企的車間還矗立在那里,讓我依稀看到當年的影子,讓我依然感到無比親切,無比熟悉。我在當年車間門口徘回很久,努力從一些遺跡中尋找出往昔。我坐在當年常坐的臺階上,走在當年送原料的小路上,感受年輕時那段的美好時光?;貞浧甬敃r的情景,心里感慨萬千,我懷念青春時工廠的這段歲月,我作為一個工人技術員,曾為企業的發展做了一點工作,親歷和直接參與了新中國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建設,為工廠爭了光,為自己爭了氣,讓我一生引以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