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我和我的祖國 >> 文章

    封榮權:70年 國人出行之變

    封榮權:70年 國人出行之變

    對于不少國人來說,過去擠火車的經歷仍然印象深刻。隨著中國高鐵的飛速發展,高鐵營業總里程超3萬公里,超過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如今,家還是那個家,回鄉之路卻早已不是同一條,千里故鄉能一日往返,背后是祖國發展的一日千里。

    09月25日

    左丁奕:小學生講述祖孫三代走過的“路”

    左丁奕:小學生講述祖孫三代走過的“路”

    我們祖孫三代的生活跨越50多年,我們走過的“路”、乘過的交通工具,見證了祖國的富強與繁榮,我為自己生長在新時代的中國而幸福和自豪。

    09月25日

    郭信義:一名選調生眼中的鄉村變遷

    郭信義:一名選調生眼中的鄉村變遷

    2019年,從大學剛剛畢業的我成為了一名選調生。走上工作崗位的我愈發理解了新中國70年來的風雨征程和昌盛之路。

    09月25日

    盧威:我的心始終與祖國的命脈一起跳動

    盧威:我的心始終與祖國的命脈一起跳動

    新中國走過70個年華,我從上海到洛杉磯定居也已28年了,但我的心始終與祖國的命脈一起跳動。五星紅旗是我一生揮之不去的美麗圖案,是她把我與祖國緊緊相連,也給我留下不少難以忘懷的回憶。

    盧威09月24日

    包衛兵:一臺彌足珍貴的收音機

    包衛兵:一臺彌足珍貴的收音機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從1949到2019,彈指一揮間。70年風雨滄桑,70年山河巨變,國家的發展質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09月23日

    曹文良:人生最美是初心

    曹文良:人生最美是初心

    初心,是一種方向,是一種堅持,更是一種信念。一個人有了初心,就有了希冀與夢想,有了追求與動力。面對迷途,面對雜念,面對困挫,只有不忘初心,恪守與堅持初心,才會找準人生的航向,才會堅定內心的追求,才會抵達成功的彼岸。

    09月23日

    澳門高中生黃嘉瑋:少年,自勉于家為國

    澳門高中生黃嘉瑋:少年,自勉于家為國

    “她”,昔日一度被看不起、備受壓迫,今朝鼓足勇氣,大展神威、創造奇跡,讓港澳兒女自信地抬起頭來,激昂地回歸祖國的懷抱?!八辈恍判?,不稱霸,崇尚自尊,禮待友邦,也敢于擔當,更不斷向兒女們兌現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諾言……而“她”正是我的祖國──中國,我自豪著我是中國人,骨里流淌著是中國血。

    09月23日

    錢昱岑:家國正少年

    錢昱岑:家國正少年

    朝氣勃發的少年,云游一方,俠氣才情,凌云志向。時過境遷,“少年”從一開始對某一群體的稱呼,擴展到一種風流態度。今天,想到天安門前的五星紅旗,想到外交官們的英姿颯爽,想到“乾坤起,我自巍然不動”的祖國,我只想說:家國正少年!

    09月23日

    朱繼云:青春在奮進的路上馳騁 ——寫給我的祖國

    朱繼云:青春在奮進的路上馳騁 ——寫給我的祖國

    赤子追夢,奮力前行。2008年,我被評為貴州省優秀大學畢業生,也在這一年,國家實施西部特崗計劃。一直憧憬著教師的我,終于成真,很幸運地加入貴州省威寧縣的教師隊伍中,成為特崗教師中的一員。

    09月23日

    黃志超:七十載崢嶸歲月

    黃志超:七十載崢嶸歲月

    近期打開電視,看到全國各地電視臺上,演員們都在高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國》,以此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每聽到這首歌,我有一種崇高的感情在升華——我愛我的祖國!

    09月23日

    程維平:還記得以前的匯款單嗎?

    程維平:還記得以前的匯款單嗎?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改革開放走過的第41年,祖國的城鄉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百姓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匯款單逐漸被銀行卡、微信轉賬、支付寶所代替,我和父母也漸漸融入了這樣的一個新時代、好時代。

    程維平09月19日

    陳澤楷: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

    陳澤楷: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

    最近,電視劇《我拿什么奉獻給你》受到熱捧,一向不喜歡追劇的我,也被打動了。該劇以寧夏60年的發展變遷為背景,講述了那段艱苦歲月里一群青年人在這片熱土上頑強拼搏、不懈奮斗的故事。

    09月12日

    林石文:八十年代那場“回鄉知識青年的路 該咋走?”大討論

    林石文:八十年代那場“回鄉知識青年的路 該咋走?”大討論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我在祖國懷里成長,是中國共產黨、偉大的祖國給我終身營養,終身受益。我想說,我與祖國血脈深情故事無數。今天,說說八十年代我參與的那場“回鄉知識青年的路該咋走?”大討論的故事。

    09月12日

    張雄飛:我和我的祖國

    張雄飛:我和我的祖國

    當我看到我的祖國這四個字的時候,一幕流動的畫面就會從腦海深處浮現出來。我似乎是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眼睛自左向右擺動,一個個革命英雄的偉岸身影和堅毅的臉龐通過眼眸深深地扎在我的心里。這是我高中時期對我的祖國的理解,有畫面感,有些模糊和單薄,是理解不深刻的原因,不刻意去查找,恐怕名字都說不上三兩個。

    09月11日

    林石文:家鄉教育事業的滄桑巨變

    林石文:家鄉教育事業的滄桑巨變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年,70年間,偉大祖國各行各業發生了滄桑巨變。我親歷的家鄉教育事業變化,可以說是今昔對比兩重天??!

    09月04日

    吳重清:響應共產黨的號召,緊跟時代步伐,中國夢一定能實現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在基層衛生系統也努力

    吳重清:響應共產黨的號召,緊跟時代步伐,中國夢一定能實現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在基層衛生系統也努力

    泱泱華夏,源遠流長?;赝覀冃轮袊闪?0周年,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艱辛歷程,我也有許多的心里話想訴說。今年我已五十八歲了,距一百歲也不遠了,幾十年似彈指一揮間,我就這樣已經老了,以后我也會死的。

    09月04日

    王小音:山鄉巨變 —--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

    王小音:山鄉巨變 —--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

    那是一個邊遠的小山村。我們起了個大早,坐上了綠皮火車,中午時分到了一個鐵路小站,吃過午飯,找到當地唯一的交通工具--一輛馬車,朔風野大、土灰飛揚,一路顛簸,半小時后來到路邊一個小村莊,從這里開始就沒有車走的路了,只有山路,人、馬、騾子、羊共同走的路,我有些明白魯迅先生說的“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含義。開始爬山了。

    09月04日

    邢建軍:一個農民詩人心頭的祖國

    邢建軍:一個農民詩人心頭的祖國

    讓詩歌回到田頭,回到莊稼 回到每一株麥穗谷穗,回到油菜花 回到向日葵,回到杏花,桐花,槐花 田野如此深情,用最樸素的顏色裝飾心頭祖國

    09月02日

    顧 進:“老泵工”三十四載的初心路

    顧 進:“老泵工”三十四載的初心路

    離開東臺抽水站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但每每回憶起在那里的工作生活時,我的腦海里自然會想起朝夕相處的同事,尤其是兩位年近60歲的“老泵工”王勝華、郟龍祥,大伙們都尊稱他們為王工、郟工。

    09月02日

    甘建華:大時代的初中生

    甘建華:大時代的初中生

    幫著家里收過早稻、搞完雙搶之后,皮膚被曬得黝黑的我們,重又背起書包,來到附中嶺上,開始初中兩年的走讀生活。從我家蕎麥皁到學校,途經茅洞橋老街,只有兩里多路。路邊有相識的爹爹娭毑,打趣我們是“秀才老爺”。

    09月02日

    張永宏:《我們都是追夢人》

    張永宏:《我們都是追夢人》

    秦嶺的巍峨,擋不往稚子的夢思。冰雪的洪荒,凍不結少年的心地。太陽升起的地方,那就是大海。

    09月02日

    鄒長森:越來越好

    鄒長森:越來越好

    和偉大祖國相比,我是渺小的,我是它廣袤土地上的一棵樹,一株草,一粒沙,一滴水,一片葉,一朵花。每當唱起《我愛你,中國》、《我和我的祖國》、《鄉戀》、《我的祖國》、《我的中國心》,這些耳熟能祥的歌曲,我就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我在歌聲里感受祖國美麗的河山,我在歌聲里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沒有偉大的祖國,哪有我們的平安、安居和幸福。

    09月02日

    李安琪:初心不改 獻禮中國

    李安琪:初心不改 獻禮中國

    1991年,我出生在延邊的一個小城市,祖國與我而言是成長的搖籃。父母跟我講,我出生時家里住著平房,在我四歲的時候就搬到了樓房,后來又搬過幾次家,房子越來越大,居住環境也越來越好。

    08月30日

    周新寰:中國制高點 ——參觀梁家河隨想

    周新寰:中國制高點 ——參觀梁家河隨想

    當中華民族需要新的制高點 你挺身而出 擔當脊梁臂膀 把中國引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捷報頻傳。

    08月29日

    居義軍:我最深愛的祖國

    居義軍:我最深愛的祖國

    祖國是祖先開辟的生存之地,是人們崇拜、愛惜和捍衛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傳的土地,他包含了人們對國家主權、大好河山、燦爛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這是我最為樸素的認知,當說出“祖國”一詞時,內心是無比澎湃,無論在何方,祖國永遠是我們堅強的后盾、溫暖的港灣。

    08月27日

    張吉響:30副春聯,30幀歲月

    張吉響:30副春聯,30幀歲月

    1989年,憑借著兩千元的資本,我租賃了一爿櫥窗,創辦了一個小小書屋。櫥窗窄長、逼仄、昏暗,容納不下一張桌子。人蝸居一隅,只能側著身子,屈憋挪動,趾躅勞作。

    08月26日

    江倩:我所看到的中國

    江倩:我所看到的中國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苯衲?,這首歌唱響在祖國的大江南北,來自各行各業的我們,用最深情的歌聲,表達對祖國母親的祝福。我是一個85后,在成長的30多年里,自己從一個小孩到讀書再到工作,經歷了不同的成長階段,也以一個85后的視角,見證著祖國一步步發展和強大。

    08月26日

    羅成標:故鄉的路

    羅成標:故鄉的路

    我的老家在云南大山深處。那里,山一座連著一座,連綿不絕。村子的人大多聚居在半山腰,有一條崎嶇的山路從山頂直通山底。往上走,翻過山頭便是村小學,往下走,抵達山腳方可搭乘通往縣城的班車。作為村里唯一的出村道路,它承載了多少彝家人走出大山的夢想。

    08月25日

    江輝生:70年光榮追隨

    江輝生:70年光榮追隨

    前些天接到父親從老家打來的電話,說是縣政府敲鑼打鼓給我家送去了三塊金光燦燦的“光榮人家”銅匾。一塊送給曾是一名老兵的爺爺,一塊送給已經轉業到地方的我,另一塊送給我仍在部隊服役的侄子。電話那頭,父親的心情無比愉悅,話語中充滿自豪感。

    08月25日

    白水平:醉美中國(詩五首)

    白水平:醉美中國(詩五首)

    魚在天上游 云在水中飛 山影把小船兒托在掌心 漁歌里 紅絲巾拋過 浪漫之吻

    白水平08月22日

    陳瓊:扶貧隊長

    陳瓊:扶貧隊長

    猴子是誰???你不要誤解,猴子就是山洞村西頭李伯伯的兒子,原名叫李厚子,因為大家念起他的名字來,發音有點像“猴子”。

    陳瓊08月18日

    視頻| 70歲的祖國和20歲的我

    視頻| 70歲的祖國和20歲的我

    20歲的我,平凡如斯、風華正茂 70歲的你,盛世繁華、欣欣向榮 你為我的成長保駕護航 我也要助你增光添彩,再續華章

    08月16日

    武學昌:野百合也有春天,西來村也有“村晚”

    武學昌:野百合也有春天,西來村也有“村晚”

    豬年大年初一,“村晚”在曲周縣依莊鄉西來村舉辦。村民以自己的特有方式迎接新春佳節的到來。

    07月24日

    劉文周:新時代主題

    劉文周:新時代主題

    千年文明匯成流,滾滾長江向東去,波濤黃河奔入海,你追我趕新時代。

    07月12日

    殷琪:4MM的小石頭引發的聯想

    殷琪:4MM的小石頭引發的聯想

    我喜好讀書,也喜歡寫字,但從來沒想過自己有天竟會以寫為生,但軍營這片沃土給了我這樣的機會。

    07月11日

    李文山:從“片巾(金)子”到遍地衣

    李文山:從“片巾(金)子”到遍地衣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盡管我是一須眉男兒身,可也是一個極要面子的要強之人,但我年少求學的時代糧食尚不能飽腹,所以穿著自然沒法講究,能有一件不打補丁的衣服就算是上品了,更談不上所謂的衣柜。

    06月19日

    李愛社:中國人的胸懷

    李愛社:中國人的胸懷

    百年前的晚清統治時期,有一位學貫中西的“文化怪杰”辜鴻鉻寫就了一本剖析中國人特質的名著:《中國人的精神》。高揚民族虛無主義的大旗,竭力宣揚傳統文化和華夏文明的種種優點,甚至把自己仍留的長辮當作“國粹”而抱守殘缺,留下笑柄。

    李愛社06月03日

    顧新:做一名中國人,自豪

    顧新:做一名中國人,自豪

    出生在中國大地,從烽火歲月到和平年代,我們時刻在祖國母親的懷抱里沐浴成長,從祖國胸膛流出的暖流,時刻溫暖每一個人成長,是祖國繁榮昌盛,讓幸??鞓酚兄喂痰母?,我和祖國難以忘懷的故事從廣州說起。

    05月06日

    姚啟超:從手寫稿到電腦發稿

    姚啟超:從手寫稿到電腦發稿

    我是一位新聞報道寫作業余愛好者,參加革命工作43年來,對我來說,寫作新聞報道是愛好,文學是夢想。寫稿投稿是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04月25日

    武學昌:母親的糧倉

    武學昌:母親的糧倉

    民以食為天,家中有糧心不慌。母親從糧荒中過來,珍愛糧食,珍愛糧倉。糧倉滿的日子,就是她最幸福的日子。母親是解放前生人。人挑肩扛、耕牛犁田、水車澆園,這樣落后的耕種方式本來就收成不好,再加上連年戰亂、苛捐雜稅、兵匪盤剝,老百姓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04月21日

    姚啟超:動車飛到北盤江村頭

    姚啟超:動車飛到北盤江村頭

    “清晨我站在高高的山崗,盼望鐵路修到我家鄉……”每當聽到這首優美動聽的歌曲《天路》時,心中立刻涌起一片激情。多年來,我夢想著、期盼著偏僻的家鄉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也能通上高鐵動車。

    姚啟超04月19日

    王學忠:槐樹蜜

    王學忠:槐樹蜜

    國槐的花為淡黃色,可烹調食用,可作染料。未開槐花俗稱“槐米”,是一種中藥。我小時候采摘過槐米,換點零花錢。二十年前我家院墻就是一棵棵刺槐,現在被磚墻取代了。家住小山旁,槐樹當院墻,清晨小鳥唱,余暉聞花香,父母農耕忙,兄弟織夢想。如今,家鄉迎來巨變,成為富裕的縣級市。我居住的海濱城市有濕地公園,還有很大的刺槐林,每年槐花盛開的時候,方圓幾十里,沉浸在花香中,吸引了許多養蜂人。吃槐花餅,喝槐花蜜。相傳,我的先祖來自山西洪洞大槐樹。

    王學忠04月18日

    王學民:保衛新中國,我和大哥扛起槍

    王學民:保衛新中國,我和大哥扛起槍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我的記憶長河里,有不少值得回憶的。但最難忘的是,為了祖國的安全,我們兄弟二人相繼參軍。

    王學民04月16日

    姚啟超:組組通山村變

    姚啟超:組組通山村變

    工作在外,已有多年沒回家鄉了。就在今年初春季節,我終于回到了久別的家鄉。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花江鎮一個叫孔落箐的山寨。

    姚啟超04月16日

    姚啟超:難忘陣地上的除夕

    姚啟超:難忘陣地上的除夕

    即使脫下軍裝18年了,依然是我人生中最難忘記的。我忘不了巍巍老山,更忘不了那年在老山前線過除夕。

    姚啟超04月16日

    王建成:當年,我為工廠爭了光

    王建成:當年,我為工廠爭了光

    當新中國成立70年的今天,每個人都感到歡欣鼓舞,作為60歲的我來說,更是百感交集。我親歷了共和國70年的大半時光和改革開放發展的全部時光,也在自己的崗位努力工作,雖然所起的作用僅是微乎其微,但也一樣讓我值得自豪。

    王建成04月15日

    王建成:我的作家夢

    王建成:我的作家夢

    新中國成立70年,7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和成就令人豪情激蕩,慷慨萬千。而這70年與每一個中國人的人生經歷與夢想都心心相印,息息相關,我也是一樣。新中國給每一個人帶來了希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都在追求自己的夢想?;仡欉@幾十年的與祖國發展一同走過的追夢路,令人不禁心潮激蕩,久久不能平息。

    王建成04月15日

    戴家驊:周山河巨變

    戴家驊:周山河巨變

    周山河位于江蘇泰州市海陵區與高港區交界處,向南不遠處就是浩瀚的長江。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在泰州師范學校讀書,學校就辦在周山河旁的白馬鄉,每次從海陵區的家中到學校都要從周山河上過。那時候,周山河剛挑不久,兩岸堆著從河底挖出的沙土,光禿禿的沙丘連草都不生長,一片荒涼。

    戴家驊 04月15日

    張新立:向祖國敬禮,我以青春奉獻西部 ---一位大學生志愿者在云南14年

    張新立:向祖國敬禮,我以青春奉獻西部 ---一位大學生志愿者在云南14年

    我的祖國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里,我和我的祖國也不能分隔。2005年我從大學畢業以來,從安徽來到云南孟連縣進行志愿服務,這些年來我堅持向祖國敬禮,以青春奉獻西部。

    張新立04月15日

    李武賢:祖國啊,母親——慶祝祖國七十華誕

    李武賢:祖國啊,母親——慶祝祖國七十華誕

    1949年至2019年 祖國啊,母親 您送走的是無數場風風雨雨 您迎來的是無數個麗日新天

    李武賢04月15日

    武學昌:鳳城故事

    武學昌:鳳城故事

    我的家就在曲周的鳳凰城。滏水東漸,環城而行。歷史悠久,歷經滄桑。從衣衫襤縷,到雍容華貴。從衰敗不堪,到生機勃勃。流一汪生命之水,奏一曲蒸蒸日上之歌!

    武學昌04月15日
    互聯網舉報中心 防范網絡詐騙 法律顧問:煒衡律師 視聽節目許可證0108263京公網安備110105000081號京網文[2011]0283-097號
    中文 | English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