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我和我的祖國  >>  正文
    武學昌:母親的糧倉
    我和我的祖國
    2019年04月21日

    民以食為天,家中有糧心不慌。母親從糧荒中過來,珍愛糧食,珍愛糧倉。糧倉滿的日子,就是她最幸福的日子。

    母親是解放前生人。人挑肩扛、耕牛犁田、水車澆園,這樣落后的耕種方式本來就收成不好,再加上連年戰亂、苛捐雜稅、兵匪盤剝,老百姓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家有糧倉,從來也沒有滿過,收獲的季節,也是倉中羞澀。不要說余糧,就連來年也吃不到,糧食經常是青黃不接。

    為了使一家人不斷糧挨餓,作為一家之主就得會過日子。于是母親便經常算計家里一年能有多少糧食吃,一天一人能有多少糧食吃,然后發動全家人該去做營生的做營生,該去拾荒的拾荒,該去挖野菜的挖野菜。做營生賺來的錢換成糧貼補家用,拾荒得來的糧食添補糧倉,挖來的野菜搭配著糧食吃,每天吃個半饑不飽的,能夠活下來就是全家人的幸運。

    那時,母親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在收獲的季節糧食滿倉,一年四季倉中有糧,全家人常年能吃上飽飯。那樣的日子是困苦的,很難見到母親的笑臉。

    最困苦的日子,母親尤其終生難忘。日寇踐踏我華夏大地,燒殺搶掠,征糧派款,抓兵拉夫,榨干了中國百姓的血汗。

    聽母親說,一個風雪交加的晚上,本已是萬戶閉門,夜深可聞雞鳴,突然日本兵包圍了村莊,闖入我家。我父親急忙躲進家中的玉米秸桿中,由于膽子小,嚇得渾身發抖,震得玉米秸稈瑟瑟發響,狡猾的日本兵聽到了響聲,一槍挑開了蓋在父親身上的玉米桿,露出了抖成一團的父親,從此父親便被日本兵抓走應夫。修路、挖護城河、干雜活,不給工錢,受盡了虐待。我家缺少了勞動力,莊稼種不好,收到的糧食一年到頭更是少得可憐。

    倉中糧少,母親心慌。全家人一年大部分時間不得不以菜代糧,艱難度日。

    革命浪潮風起云涌,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經過多少年戰火的洗禮,終于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勝利禮炮,中國人民從此當家做主站起來了!

    土地改革,收歸國有、集體所有,人人平等,耕者有其田,同勞同酬,按勞分配,家中的糧食多了起來,母親的臉上有了笑容。但是,仍受農業生產技術落后、生產資料匱乏的影響,小麥、玉米畝產也就在三百斤左右,高糧高產也就在四百斤左右,高糧作物被大面積種植,高糧成了百姓的當家糧,一年四季雖不再挨餓,但倉中的小麥總也鼓不起來。

    母親那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啥時滿倉的能是麥子??!常年能吃白面饅頭”。

    走進春天,中國走上改革開放的路。土地包產到戶,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中央農村土地政策三十年不變,讓農民對好生活充滿信心。農業科技大發展,有了高產良種,有了增肥增效高產肥??茖W種田,農業實現了機械化、水利化。旱能澆、澇能排,旱澇保豐收,再也不用靠天種田。莊稼吃飽喝足,聽從人意。禾苗壯,產量高。小麥、玉米畝產都在八百多斤,難吃的高糧已很少有人種植了。家家戶戶的糧倉年年是大囤滿來小囤流。常年吃白面饅頭的愿望已變成了現實。

    母親把家中的余糧賣成錢換成物,于是我家便同全中國千千萬萬個農民家庭一樣,有了農機具、彩電、洗衣機、摩托車……住上了漂亮富氣的新房,身上的衣衫也光鮮起來了。

    社會在發展,中國在飛翔。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帶著夢想上路,在改革開放的路上,道路越走越寬廣。

    曾經一度困繞中國百姓的吃糧問題再也不是問題。旱澇保豐收,連續十多年全國糧食增產,給中國農民吃了定心丸。一家一戶儲存糧食,占地方,保存條件差,損耗大,費人工,成本高,賣給國家和糧食加工廠經濟合算,省時省力。

    母親也轉變了觀念,家里不在安放糧倉。每年收了糧食及時賣出,換成錢隨吃隨買。而且隨著社會發展,種糧收入只占農民收入的很一小部分。經濟快速發展,為勞動就業提供了大量工作崗位。農業機械化解放了農村勞動力,多少農民進城務工,天南海北,各行各業,為祖國各地的建設添磚加瓦。付出的是辛勞,收獲的是財富。每年從全國各地帶回不菲的經濟收入,富了家庭,提高了生活水平。

    國家好,百姓才好。國家富強,老百姓心里就有底氣。中國已步入小康,與時代同步,母親的糧倉已安放在小康中國的大糧倉中。中國每年糧食大豐收,國家糧倉每年滿滿,百姓生活質量穩步提高。吃講營養,穿講時髦,住講舒適,行有車輛……

    長風萬里送春意,黨的政策暖人心。新時代中央農村政策穩農、惠農、富農,生活越來越好。母親的臉上總是掛著笑、透著如意、露著幸福。

    家國糧倉,百姓至寶。倉中糧滿,如意吉祥。太平盛世,人民幸福!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