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孫成昊  >>  正文
    孫成昊:歐洲不會往“大國競爭”陷阱里跳
    孫成昊
    2019年06月26日

    兩個月,美國在經貿問題上加大對印度、墨西哥、日本等國壓力,但卻以推遲加征汽車關稅的方式對歐洲“網開一面”。不僅如此,美歐高層互訪頻頻,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國務卿蓬佩奧先后訪問英國等歐洲多國。不難發現,美歐此輪互動的共同主題是從不同層面穩固和強化跨大西洋關系,美國對歐政策相比此前出現微妙調整。

    從戰略定位上看,美國正加緊將歐洲納入“大國競爭”軌道,希望歐洲成為戰略助手。這屆美國政府在“美國優先”引領下將“大國競爭”視為國際形勢主流,加緊與俄羅斯、中國等所謂“戰略競爭對手”博弈。在此背景下,美國急需在地緣政治、軍事安全等方面獲取歐洲支持。此前,美國政府已在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提醒歐洲無法在“大國競爭中獨善其身”,但仍嫌歐洲反應遲緩,因而加緊與歐洲協調,促使其為美國的地區和全球戰略服務。

    從具體政策上看,美國物色地區新戰略支點,企圖對歐洲“分而治之”。由于英國忙于“脫歐”內務,法國、德國等“舊歐洲”國家與美國外交理念和政策分歧較大,美國有意將中東歐打造為新的地區戰略抓手。今年2月,美國曾在對中東事務并無較大發言權的波蘭召集會議,打造歐洲內部中東事務“新代言”的用意明顯。前些天波蘭總統杜達訪美,美波達成駐波美軍增加1000人的防務合作聯合聲明并簽署多項協議,兩國關系火速升溫。

    從政策目標上看,美國急欲把俄羅斯與中國打造為美歐對手,以共同威脅重振跨大西洋關系。一方面,美國在地區戰略上視俄羅斯影響力為“洪水猛獸”,加緊敲打歐洲盟友。蓬佩奧今年2月出訪歐洲五國時,繼續呼吁各國團結一致共同對俄。特朗普不久前也公開阻攔歐俄合作,威脅對“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的所有參與國實施單方面制裁,并威脅從北約盟友德國撤軍。

    另外中美科技競爭日趨復雜,美國對歐洲步步緊逼,施壓歐洲選邊站隊,甚至以中斷或暫停情報合作為威脅,要求德、英等國停止與華為合作,抵制中國企業在歐洲拓展業務,防范中國影響力“滲透”。

    但美國此輪政策調整只是企圖利用歐洲的權宜之計,并非對歐洲有利的戰略調整,與歐洲自身利益和戰略訴求背道而馳,難以贏得歐洲全身心的支持。

    盡管歐洲逐漸意識到隨著美俄關系“快速重啟”無望、中美關系出現較大波動,大國競爭一面正不斷凸顯,但對特朗普政府以“美國優先”主導對歐政策較為失望。在這一原則指導下,美國試圖采取現實主義而非自由主義手段追求自身安全與繁榮,在謀求維持霸權地位的同時試圖凌駕于民主、開放、多邊、基于準則的戰后秩序之上,這些都背離了美歐曾共同堅持的觀念和機制,淡化了美歐同盟關系中的價值觀共識。

    更重要的是,歐洲不會徹底迎合美國設定的“大國競爭”框架調整對華政策。在經濟層面,美歐決策者與中國交往的規則趨同,在有相同關切的涉華問題上傾向于合作,最主要的領域是所謂“更公平的貿易行為”,共同施壓中國擴大對外資的開放程度,減少非關稅和監管壁壘,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

    但在其他領域,美歐的身份特性、利益和政策關注點均不同,美國主要從霸權護持的角度思考對華政策,而歐盟的主要關切仍是中國是否尊重經濟交往規則、是否擁護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因此,美歐在對華認知和政策上存在顯著差異,歐洲和美國雖然都在思考中國崛起的影響、醞釀應對措施,但遠未達成戰略合作的共識。

    不可否認,美歐是盟友,二者在利益和目標一致的領域聯手施壓中國的情況難以避免,但中歐在全球治理、地區安全、經貿往來上的利益交匯點也在增加,與中國合作的價值持續上升??偟膩碚f,歐洲對華務實合作是主要基調,不會輕易卷入美國設計的“大國競爭”陷阱,仍將在盟友關系和自身利益間有所平衡。

    (原文刊于《環球時報》)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學者,主要研究美國外交及中美關系。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