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我和我的祖國  >>  正文
    林石文:八十年代那場“回鄉知識青年的路 該咋走?”大討論
    我和我的祖國
    2019年09月12日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我在祖國懷里成長,是中國共產黨、偉大的祖國給我終身營養,終身受益。我想說,我與祖國血脈深情故事無數。今天,說說八十年代我參與的那場“回鄉知識青年的路該咋走?”大討論的故事。

    1982年8月—1983年4月,《山西日報》(農村版)開辟了“回鄉知識青年的路該咋走?”欄目,給回鄉知青架起學習交流平臺,這場大討論,得到我國許多地方熱心青年工作者和廣大青年的積極響應與參與。據編輯部欄目總結時記載:討論期間共收到討論稿件八百余篇,其中有一百多篇被欄目刊發。

    這場討論對人生的意義、理想和前途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新的探討。在總結階段,很多讀者暢談體會,進行了有益的思想交流。這場討論從不同角度給當時青年展示了農村廣闊的天地,使不少回鄉知青得到很多見解,解決了思想問題和具體困難。她為解決部分青年改變對前途悲歡失望的情緒;激發學知識,學技術,勤勞致富,建設家鄉熱情;喚起大批青年決心成為開創農村建設新局面的有用人才等,起了積極的作用。

    1982年,我任福建省東山縣岱南大隊副大隊長、共青團總支部書記、第八生產隊隊長,訂閱了改革開放后幾個省的日報(農村版),從中發現《山西日報》這場大討論,于是我積極組織共青團員,農村青年參加大討論,我們認真通讀報上每期討論文章,聯系當地農村青年的思想狀況參與大討論。通過學習報上刊登的《愛故鄉吧》、《勤勞致富就是前途》、《正視現實、改變現實》、《行行出狀元》、《在農村也能發揮聰明才智》、《職業不同地位平等》、《黨叫干啥就干啥》、《鼓舞知青走勞動致富路》、《有美好的志向、才有美好的前途》、《討論使我認識了農村》、《討論使我找到自己要走的路》等文章,使青年們理解了人生的意義,懂得“人的生命不在于它的存在,而在于它的創造”的道理,樹立了同環境奮斗的思想,大家談個人感想和認識,許多青年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知識、學本領,爭取為家鄉建設作貢獻。當時我把我們的學習情況,討論的意見撰稿給《山西日報》,被發表在1983年1月6日 《山西日報》。(見附圖)。

    今天,回顧那場大討論,深感意義和作用重大。通過那場大討論后,我縣青年很快涌入社會主義建設的澎湃大潮。有的沖破舊觀念,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性地參與農村二、三產業的經濟建設,乘上了改革開放大船在商海乘風破浪,大膽接受多種經營創辦企業,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代企業家;有的青年參加《山西青年》雜志社創辦的全國第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刊授大學,通過自學跟上雖沒能上大學校門但能自學成才潮;有的通過自學提升文化水平參加高考成為全日制大學生;有的參加農村招干考試成為國家干部;有的成為農村“五大主干”帶領農民建設新農村……。

    附圖:《山西日報》1983.1.6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