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兩次生命的誕生,一次是肉體的出生,一次是靈魂的覺醒。人從母體中出生,就有了個體的生命,生命是美好的,而且生命只有一次,要倍加珍惜與愛護。而靈魂的覺醒需要一生去培育、去修煉、去升華、去超越。人是什么?人是可以獲得生命的生命;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互動過程;教育為了什么?教育是為黨和國家培育優秀人才,是為孩子的終身幸福發展奠基。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是為了教育人,培養人,課堂教學首先要去研究人的生命價值與精神靈魂?!叭恕辈攀钦n堂教學活動的最大生產力,課堂教學要努力激活人的個體生命與靈魂生命的同步生長、高質成長!
課堂屬于學生。
學生是課堂的根、課堂的命,是課堂的開始、課堂的發展、課堂的結束……學生,是課堂存在的全部理由,課堂最終屬于學生。教師要努力轉變課堂教學的觀念,要促進教的方式與學的方式的根本轉變,“教”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激活人、激發人、發展人、成就人,要成為教師課堂教學價值的追求。課堂要尊重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教師要做的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體性、獨創性。課堂必須以促進學生的主體成長來思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創建,以激活學生的思維來設計,以激活成長的動力來改造,以推進多樣化的學習來創新,以激勵學生多元發展來推進。學生是課堂教學的最大資源,學生的活力被徹底激發之時,才是課堂教學效益最佳之時。
創設學習流程。
新時代是一個不但需要知識,更需要能力的時代,新時代的幸福人生離不開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處理能力、有效表達能力、溝通協作能力、正確思想能力、好奇心、想象力和創新變革能力。新時代需要新課堂,新課堂要為新時代所需要具備的新能力打下基礎。課堂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問題”是教學的起點,“問題”反映“學生在哪里”,教學設計不應源自教師的主觀,而應依據來自學生的客觀。教師要有膽識和勇氣,跳出框框,跳出應試的怪圈,大膽實踐,進行課堂流程設計的創新改造。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依據新時代的能力要求,依據學生的發展起點與問題導向,設計課堂學習流程,努力推進多樣化深度學習的產生,讓“學習”成為課堂的核心,在積極參與、合作參與、勇于參與、挑戰參與的立體型學習中激勵成長,達成目標。
激發學習動力。
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把學習之火點燃。學科教學貴在持續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基于學科領域的好奇心、篤行力、思維力、合作力、反思力、研究力、創造力激發出來,并基于學生成長規律進行持續引導和培養。這一過程首先要基于“學科真實問題”的產生,真問題激發真研究,才會形成真能力,最終產生真興趣。其次,要做好思維體操。一個人從出生時的懵懂無知,之所以能成長,之所以會越來越聰明,之所以能適應生活,能開拓創新,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通過接受教育而不斷地積累知識,不斷地發展思維,因此,發展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應成為教師的重要使命。再次,課堂教學一定要走向開放,讓孩子們在與老師、與伙伴的互動中,與世界、與生活的關聯中學習知識,為孩子們的學習提供豐富營養、有力支撐,營造最佳的學習環境,使教學設計更具有科學性、創造性、激勵性、吸引力,從而保證課堂的快樂、高質,激活學習動力,促進持續發展。
激勵生命成長。
教學要努力促進學生生命的成長,激勵學生生命勇于成長、持續成長、健康成長。成長需要找到生長點、突破點,而問題點就是生長點、突破點。沒有問題,就不可能有真正學習的產生,也就難以有生命的成長。善于診斷學生的問題,善于讓學生暴露自己的問題,善于抓住課內生成的問題,要激發其對解決問題的欲望與追求,要鼓勵其去攀登、去挑戰,在坷坎泥濘的道路上才會留下深深的足跡,經歷狂風暴雨才會見到彩虹,在崎嶇險路上攀登,才有自己的高峰。要努力營造團隊學習的文化,要精心推進合作學習的深度開展,要研究推進團隊學習的有效激勵評價,把每一個人的成長融進團隊發展中,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不讓任何一個孩子心靈受到污染,激勵每一個個體生命快樂成長。
實現學科育人。
學科的價值在于育人,讓學生成為更好的人,成為未來世界的主人,成為強國夢的追夢人。理性、批判、洞察、辯證、理解、悅納、尊重、自省……好的學科教育要致力于為未來社會培養可靠的接班人與合格的建設者。這些或許還是一些遙不可及的教育理想,但是,回到教育的原點,回到“學科育人”的教育初衷,這樣的理想值得我們教育人用心、用愛、用智慧去追求,值得每一位教育人一生矢志不渝、堅韌堅持、無怨無悔去追求。
在課堂上,為了讓幾十位兒童的生命燦爛,課堂應圍繞“人”的成長與發展來創新展開?!叭恕庇芯薮蟮臐撃?,“人”有強大的活力,“人”也有生理與精神的需求,“人”才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最大生產力。只要我們堅持創新改革,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課堂滋養精神靈魂,45分鐘的有限課堂,也可以創造生命的無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