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曾軍良  >>  正文
    曾軍良:十五年看基礎教育
    曾軍良
    2020年01月02日

    孩子從3歲幼兒成長為18歲青年的過程中要經歷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十五年基礎教育。不同的生長階段人的生理發育、心理發展有不同特點,幼小初高教育需要體現各自不同特色,但生命的成長又是連續的,教育又必須具有其連續性的特征。在現實教育中,幼小初高教育是分塊管理、相互閉塞、互不聯系,四者之間存在較大脫節。因此,從孩子十五年成長的整體角度來研究教育規律,樹立先進教育理念,打造基礎教育鏈條,打破基礎教育圍墻,打通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推動基礎教育整體健康、連續、科學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01 樹立先進理念

    教育關注到為誰培養人、培養怎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依靠誰培養人等重大問題,這是每一位教育者必須回答的問題。從事基礎教育的教師有怎樣的教育理念,就會有對應的教育行為,也必將產生對應的教育結果?;A教育不僅要為孩子的童年留下難忘的美好回憶,又要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更需要用千萬教師的教育夢支撐起偉大祖國的強國夢。北京實驗學校作為涵蓋幼小初高四個學段的百年歷史名校,作為北京市幼小初高十五年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學校,十五年基礎教育究竟要遵循怎樣的教育理念,在對百年歷史優秀文化的梳理與傳承的基礎上,緊密結合近十年幼小初高綜合改革試驗所探索出的規律,我們認為基礎教育需要遵循如下20條教育理念,教育才能真正擔當起時代所賦予的使命。

    1.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2.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

    3.教書育人在細微處;

    4.學生成長在活動中;

    5.學習和教育必須貫穿人的一生;

    6.沒有閱讀就沒有人的精神豐盈;

    7.沒有深度思考就沒有思維的創新;

    8.教育的宗旨是使人成為完全的人;

    9.教育孩子先教做人;

    10.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

    11.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12.不要堵住兒童的自由想象;

    13.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

    14.讀懂學生才能讀懂教育;

    15.豐富的精神生活才是教育的真諦;

    16.再好的教育也比不上孩子的內力覺醒;

    17.有好的師生關系才有好的教育;

    18.非凡的激情才能創造卓越的未來;

    19.教育是崇高而偉大的事業,不要干成小買賣;

    20.生命就是一個在“鼓舞”中奔向光明的突破歷程。

    02 塑造健康人格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A教育要努力培養孩子們的良好習慣與健康人格,要根據其年齡特點,各學段要創造性地開展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勞動、學會生活的系列教育,促進孩子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塑造健康人格,增強精神營養,激發成長動力,喚醒靈魂自覺。在愛黨愛國、真誠待人、誠實守信、認真負責、自信自強中學會做人;在敬重法律、遵守規則、講究效率 、友善合作合理消費中學會做事;在規劃人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學用結合總結反思中學會學習;在關注心理、注重睡眠、合理膳食、有效鍛煉、體育活動中學會健體;在文化傳承、音樂情感、圖像識別、美丑判斷、藝術魅力中學會審美;在擔當干部、發展特長、技能提升、挫折教育、堅韌堅持中學會勞動與生活。積極塑造健康人格,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

    03 推動男孩發展

    基礎教育階段,整體看女孩的發展優于男孩,這是不爭的現實。當代男孩面臨四大危機:學業危機、體質危機、心理危機、社會危機?;A教育應該重視性別差異,因性而教。我們的教育不能忽視男孩發育落后于女孩的事實,青春早期女孩比男孩更快成熟,但男孩、女孩各有優勢、各具特點。改變看待男孩的視角,改變對男孩的要求,不放棄對男孩的信心。發揮父親的作用,注重父愛的力量。父教缺失是男孩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改變母親的教養方式,男孩的問題往往也是母親溺愛的后果。培養運動好習慣,體育關系到孩子一輩子的幸福,運動既能健身也健心。改變基礎教育的評價制度,實現男女孩分開評價,按照男女孩相同的比例給予男孩發展的同等機會,促進男女孩子之間和諧發展、同生共長。

    04 激發學習興趣

    基礎教育要努力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與對解決問題的追求,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閱讀能力是學習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與廣泛閱讀的能力,豐厚孩子的精神生活。要提升傳統教室的功能,讓適合孩子閱讀的大量書籍進入教室;提升孩子睡房功能,讓適合孩子在家閱讀的大量書籍進入睡房。要加強學習方法的研究與引導,會學才會樂學,樂學才會終身學習。努力探索魅力課堂,增加課堂的吸引力,真正讓課堂成為溫暖的、美麗的、思考的、開放的、分享的課堂,讓課堂成為孩子喜歡的地方,成為孩子學會學習的樂園,成為孩子快樂生長的殿堂。要有效減少傳統鞏固性作業,適當增加以提高自學能力為主的自主學習作業,培養自學能力,以適應終身發展的需要。要科學推進合作學習的創新開展、永續推進,努力培養團隊精神,努力學會與他人相處。教育要通過系列化的學習改革,真正激發出孩子的學習興趣,促進孩子在快樂學習的道路上前行!

    05 增長孩子智慧

    智慧是智商與情商的和諧統一。我們的教育要努力開發孩子的潛能,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促進孩子智慧的提升。教師只有自己成長為高智慧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智慧的孩子。教師不僅要研究如何開發孩子的智能,更要研究如何培育孩子的情商。教育要以提升孩子們的思維能力發展為主線,以推動孩子自主成長為目標,努力開發孩子的智能,提升孩子們的創新素養。學校要創新培育孩子的情商,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人與人之間的情商并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與后天的培養息息相關。情商是可以通過全面系統的課程培養提高并且改變的。

    童年期是人生中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學生們這個時候面臨學習壓力的同時,又面臨著生理、心理方面的變化。這些都會使他們造成心理失衡和復雜的心理矛盾,嚴重的便可以產生種種不良的后果,如叛逆、考試焦慮、與同學關系緊張等問題。學校要創設多樣化的校園德育活動、藝體活動、校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來培育孩子們的自制力、熱忱力、堅持力,以及自我驅動力、自我鞭策的能力等。智慧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經器官一種高級的綜合能力,智慧讓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會、宇宙、現狀、過去、將來,擁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智慧是智商與情商的高度融合,是綜合素養的下的能力體現,創新培育、增長智慧、創新前進。

    06 培養科學精神

    進入幼兒時期的孩子都很好奇:“自己從哪來的?”“為什么會下雨?”“這個是什么顏色?”“飛機和鳥都怎么飛?”“白云為什么不是七彩顏色的?”“小狗為什么不會兩只腳走路?”“樹為什么是綠色的?”……孩子問題背后,都需要教師、家長用心傾聽、耐心回答,要善于從小就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有興趣去探索未知的世界,這樣對在未來小學、中學階段的潛能激發有極大的幫助。在孩子能夠自己問問題之前,教師、家長為他示范該怎么問問題,并一定讓孩子看到你是一個終身學習者,一個永遠都在探究、問問題,并且對世界如何運轉充滿興趣的人。你對孩子的好奇心和問題的回應和贊賞越多,他就越有可能不斷地提出新問題。童年的好奇心更能決定長大后的成就。

    既然孩子都具有學習的欲望與激情,教育就要努力創造條件保護孩子們愛探索、愛思考、愛學習的天性。教育要努力激發孩子的探索精神,幼小中各個階段要根據孩子的發展特征,創辦各種相互對接的導師引領、科學探究室、傳承文化室、社團活動室、特長培養室,培養與發展孩子的觀察力、動手力、探究力,激發興趣,培養理性精神、科學精神。教育要注意張揚孩子的個性,促進孩子的特長發展。教育要最大限度的挖掘孩子的天賦與才智,注重早發現,早培養,為未來拔尖人才的培養打下重要基礎。教育要注重過程評價、多元評價,激勵評價,通過評價推動孩子全體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

    07 打通幼小中教研

    教育是一個極其復雜而又面臨多種挑戰的時代使命,要促進孩子在基礎教育階段連續高質成長,就需要提供具有連續高質的十五年教育。因此,需要打破幼小中互不來往的現象,打通幼小中教研。打通教材,確保教材的連續性,讓整體教材從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處于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開發銜接課程,實現兩個階段之間的無縫對接、有效對接、科學對接,為適應下一階段生活做好準備。打通教師,各相連學段的教師相互走進課堂、研究課堂,讓課堂的理念一致。打通學生,各相連學段的孩子們定期開展大手拿小手活動,定期一同上課、一起參加活動。打通幼小中教研,揭示孩子十五年成長的規律,讓孩子的成長從過去、現在,到未來,處在一個理念、文化、課程、課堂相對穩定,又充滿變化、多樣、新穎、提質的創新中,促進孩子有序、健康、愉悅、幸福成長。

    構造“一方池塘”,服務 孩子“自然”成長;

    點燃“一束火焰”,啟迪 孩子“自己”成長;

    敲打“一塊燧石”,引領 孩子“自由”成長;

    推開“一扇大門”,促進 孩子“自覺”成長。

    這是魅力教育的核心思想,魅力教育就是要努力激活孩子的精氣神,塑造真善美,實現孩子今天快樂成長與明天幸福發展的和諧統一,實現孩子“自然、自己、自由、自覺”成長。

    十五年看教育,我們的教育如何為孩子的連續成長負責?我們的教育如何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需要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去探尋、去實踐,去追尋更理想的教育,讓我們用忠誠和執著,去構建更理想的教育,我們正走在前行的道路上。

    (本文作者為北京實驗學校校長,北師大兼職教授,全國民族教育專家委員。)

    北京實驗學校魅力教育集團總校長,北師大兼職教授,全國民族教育專家委員。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