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許多歐洲國家受到疫情影響,物資短缺、經濟下行。中歐班列實行分段運輸,不涉及人員檢疫,儼然是保障中歐貿易往來、暢通防疫物資國際運輸的重要物流通道。
一手抓外貿,一手抓抗疫,攜手才能度難關。疫情發生后,鐵路部門加強中歐班列運輸組織,全力保障國際鐵路物流戰略通道安全暢通。今年一季度,中歐班列共開行1941列、發送17.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5%、18%。在這特殊時期,中歐班列“逆勢發力”,開行數量和貨物發送量穩步增長,這不僅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強大活力,也為全球抗疫注入了信心與動力。
暢通外貿產業鏈條,鐵路口岸安全順暢是關鍵。鐵路部門向每個班列口岸站派駐工作組,組織落實各項防疫措施,采取靈活交接辦法,保證交接業務持續進行。組織研發了數字口岸系統,與海關在滿洲里口岸站開展了信息交互試點,實現了口岸通關全程作業無紙化。創新實現中歐班列出境直通通關模式,打通了疫情陰霾之下的產業堵點和物流斷點,中歐班列涉及的滿洲里等5個鐵路口岸均保證了交接順暢。
服務抗疫國際合作,國際鐵路聯運須加強。疫情期間,許多物資選擇了中歐班列來進行運輸。針對整個歐洲疫情的形勢比較嚴峻,當地生活和防疫物資的需求相對比較旺盛的情況,鐵路部門將國際合作防疫物資納入到重點保障運輸之中,采取優先承運、優先裝車、優先掛運等措施,確保應運盡運。通過及時了解掌握境外鐵路及口岸運輸動態,協調境外鐵路落實寬軌段三列并兩列集并運輸、班列運輸周預報等協作辦法,主動協商解決遇到的問題,保障了中歐國際外貿產業供應鏈暢通。中歐班列在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主要涉及國家均保持了穩定運行。
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在抗擊疫情艱難時刻,中國與受疫情影響的沿線國家和地區一道,充分調動資源,承擔起抗疫責任。鐵路部門與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以及企業客戶緊密對接,協調安排好中歐班列的開行方案,全力滿足防疫物資的運輸需求,為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共同戰勝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精準踐行。
我們相信,注入中國力量的中歐班列“逆勢發力”,在服務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必定助力全球盡快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