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1年01期,刊發(記者馮安華)專訪曾軍良校長的文章:《加強魅力教育 推動學校育人方式轉變——專訪北京實驗學校黨委書記兼校長曾軍良》。
全文轉發如下:
記 者:您在北京實驗學校開展的魅力教育頗有特色, 受到教育界關注。請結合學校情況,談談魅力教育的內涵及特點。
曾軍良:北京實驗學校以“孩子向往、教師幸福、社會滿意”為辦學宗旨,以培養具有“北實精神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現代人為目標。我從教三十六年來,一直走在教育改革與探索的道路上,從沒有懈怠,而是勇往直前,努力追尋更好的教育,最后將理想的教育定格為“魅力教育”。其核心理念是構造“一方池塘”,服務孩子“自然成長”;點燃“一束火焰”,啟迪孩子“自己成長”;敲打“一塊燧石”,引領孩子“自由成長”;推開“一扇大門”,促進孩子“自覺成長”。魅力教育是面向個體的教育、尊重規律的教育、強化自主的教育、富有愛心的教育、充滿激情的教育、注重和諧的教育、傳承文化的教育、發展特長的教育、強化激勵的教育、提升素養的教育、推進創新的教育、追求幸福的教育。
魅力教育的追求是為祖國偉大復興做教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做教育,為教師實現價值做教育,為師生幸福生活做教育;魅力教育的特色是面向個體、充滿活力、賞識激勵、開放創新、同生共長、藝體特長、終身發展;魅力教育的內涵是魅力文化、魅力管理、魅力課程、魅力課堂、魅力教師、魅力環境、魅力家長、魅力學生。
新時代最好的教育是引領孩子由自然成長走向自覺成長的魅力教育。它的內涵就是激活師生的精氣神,培育真善美,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實現了素質教育與升學教育的完美結合。它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既對每個孩子的今天負責,又為每個孩子的終身發展與幸福發展奠基。
記 者:國家在推動高中校特色多樣化發展, 但對此如何理解與在實踐中推進,不同的教育人有不同的理解,在具體推進路徑上也有較大差別。請結合您的理解,談談北京實驗學校的具體做法。
曾軍良:高中校要實現特色多樣化發展,必須堅持五育并舉,全面施教,進一步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進一步健全立德樹人教育教學機制。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要全面實施,要深入推進適應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教育教學改革,要進一步完善選課走班教學管理機制, 要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和考試招生制度,要有效保障師資和辦學條件,形成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的基本格局。實踐證明,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是實現全體學生發展與每個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路徑。多樣化發展,與其說是高中辦學的一種新規劃,更是讓每個學生得到發展的一張全新“藍圖”。
要實現“一校一品”,不同學生走別樣路,就要直面學校發展“瓶頸”,探索高中校的特色轉型路徑。在傳統高考制度之下,許多情況是由于“指揮棒”的相對單一性,導致普通高中教育在培養目標、課程內容、培養方式、評價制度等方面,都表現出高度的趨同性。因此,高中校從同質化發展轉向多樣化發展,從分層辦學轉向分類辦學,要為不同類型、層次的學生創造出更加適合成長的教育模式。
以北京實驗學校為例,我校創建魅力課程, 聚焦整體育人,實現了課程體系的橫向融合與縱向貫通,建構最適合學生發展的十五年一體化魅力課程體系,達到了“整體育人”的效果。在這一課程體系的目標下,提高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實踐調研能力、討論溝通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是重點。魅力德育以體驗潤澤心靈,如上午大課間的時候,若你站在北京實驗學校操場上,你會發現課間運動也是一道風景:學生們或跳華爾茲舞蹈,或練習中華太極扇。這其中融入了德育的內涵,讓學生在體育鍛煉的同時,追求美,塑造美,提高交往能力,養成陽光心態,領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讓德育變得有魅力,從學校層面必須有相關機制推動和保障,班主任工作室、家長學校、社會大課堂等都是學校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德育的有力抓手。
學校注重行為養成教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利用班會時間,召開文明及學習道德模范主題班會,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校注重學生自我管理和規則意識教育,推行班級項目制管理改革,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班級的管理者, 讓學生在角色的轉換中體驗責任、承擔責任、明確規則、遵守規則、主動成長;賦予團委會、學生會自主組織升旗活動,自主開展志愿者活動,自主開發微信公眾號的權利等。
如今,北京實驗學校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方面,走在了全國教育創新的前列,并將為京津冀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先行先試”提供鮮活樣板,創造中國基礎教育現代化的普適新品牌。
記 者:推動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可以有多種途徑與方式。由于課堂教學仍然是主渠道,當前推進育人方式轉變最重要的仍然是加強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改革,請介紹貴校在這些方面的做法。
曾軍良:建構魅力課程,實現整體育人。以區、市、國家課程計劃為指導,以“魅力教育”為特色,立足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素養,進一步關注課程改革“四新”變化:新高考、新方案、新課標、新教材,進一步加強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研究,構建了“橫向集群”課程與“縱向螺旋”課程及縱橫交織的立體式課程結構,建構了更加適合學生發展的“幼小初高”十五年一體化魅力課程體系,為推進基礎教育的創新發展,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的新課改普適范例。
一是對魅力課堂的認識。魅力課堂由“知識課堂”走向“生命化課堂”,尊重學生自然天性、成長規律,激發學生內在動力,讓學生在激情快樂、趣味幸福中學習成長,從而推動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分享學習、遷移學習、總結學習、系統學習中主動成長發展。魅力課堂是“引力場”“思維場”“情感場”,是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生命發展場”,核心就是堅持立德樹人。
二是魅力課堂落實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學校關注課堂常態,落實核心素養。成立由特級教師、教研組長、學科帶頭人等組成的55人督學團隊,該團隊縱跨小初高三個學段,橫跨所有學科。組建學科督學教學資源庫,及時獲取督學計劃、督學反饋、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等資源。督學聚焦魅力課堂建設,著力于魅力課堂流程設計、學習活動設計、學習問題設計、學習活動評價、教學語言設計等五個方面,通過聽、評、看, 進行教育會診,研究學生、研究教法。立足課堂教學,匯聚反思18個核心問題,深入開展課題研究,提升教師的研究力。
三是推行“全員導師制”?!瓣P注每一個”才能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及不足之處。為此,北京實驗學校推行“全員導師制”。中學部的每位教師要當6~12名學生的導師,導師要與指導的學生每天見一次面,每周簡短交流一次,每兩周發送一條激勵短信,每月開一次集體會議,并進行一次深度對話與交流。導師制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達到了啟迪心靈、增強學生學習動力的效果。對于學困生,學校成立學困生輔導班, 采取過程性評價,取消成績排名;鼓勵優秀生牽手幫扶學困生;每月設立進步獎、拼搏獎。這些做法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四是強化魅力課程與魅力科研。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科研制度。以課例為載體,以備課組為單位,開展教學型科研活動;以課題為載體, 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研究型科研活動;以讀書為載體,以讀書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型科研活動。與區、市、全國科研管理部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建立教師與專家學者相互溝通的平臺;建設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教師隊伍,全面開展校、區、市、全國四級課題聯動研究;切實發揮基于魅力課堂重點課題引領作用,形成全員科研、全面科研,所有教師都參與校本課題或區市級以上課題研究。近幾年來,我校每年成為海淀區提交科研論文和獲獎數量兩個“最多”的學校, 成為區級課題立項最多的學校,學校課程科研成果列區、市最前列。學校先后被評為“海淀區教育科研先進學?!薄氨本┦薪逃蒲邢冗M學?!薄氨本┦谢A教育課程建設先進單位”“全國課題研究先進學?!薄叭珖蒲信d教先進單位”“國家級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試驗項目學?!?。
記 者:為推動育人方式變革持續開展,在學校治理方面要加強制度與機制創新,請問近年來貴校有哪些可供借鑒的舉措?
曾軍良:一是引入戰略管理理念,促進學校長足發展。圍繞教育實踐,著眼理論思考;凝聚干群智慧,強化領導擔當;健全管理體系,提升管理能力。以十五年一體化戰略為核心,輻射到集團化戰略、文化興校戰略、人才強校戰略、魅力課程戰略、魅力課堂戰略、魅力家長戰略、高考戰略、招生戰略、對外輻射戰略、體育戰略、智慧校園戰略、藝術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戰略。力求通過戰略管理,不斷推動學校教育綜合改革的創新發展。
二是加強學術引領,提高師資水平。成立學術委員會,圍繞專題培訓、研討交流、總結反思, 促使骨干教師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通過干部、教師、職員三個序列進行職業發展規劃,實現職位晉升、崗位晉級,實現員工價值和北實價值的共同提升。實施人才管理五大工程:發揮基地校示范、輻射作用的“中國好老師”優質學校建設工程;依托特級教師工作室的高端拔尖型人才引進與使用工程;依托青年教師工作室的青年才俊培養和開發工程;依托班主任工作室的班主任專業素養提升工程;依托北師大系列培訓的人才隊伍素質整體提升工程。以此,培養魅力名師,建設學者型教師隊伍,為我校改革創新實驗提供雄厚而強大的師資力量。學?,F有特級教師20人,碩士、博士教師100余人,市區學帶、骨干教師近百人,堪稱“師德高品位、專業高學識、能力多方位、科研高水平、工作高成果”。
三是創新魅力培訓,落實立德樹人。開展有個性需求的教師培訓活動,成立特級教師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王冬梅工作室、周清華教科研名師工作室,使之成為培養教師的發動機。進行四級課題聯動研究,任課教師人人參與研究, 研究呈現多樣化形態;實行全員導師制,每位領導與教師都要承擔導師工作。開展“五個一”工程:每天與孩子見一次面;每周簡短交流一次;每兩周發送一條激勵短信;每個月開一次集體會議;每個月進行一次深度對話與交流。開展全員讀書交流活動,每年寒暑假都要開辦幼小初高教師高端研修班、教育管理高端研修班。學校成立“青年教師專業發展評價研究”課題組,始終把科研活動與常規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記 者: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等系列重要教育文件,從頂層設計方面為教育發展評價設立新“指揮棒”,這將為育人方式改革注入新的內涵。請結合這些文件精神,談談貴校將如何繼續深化育人方式變革。
曾軍良:北京實驗學校下一步將以魅力教育為特色,強化“五育并舉”,進一步推進高中育人方式變革,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以德立身。推進學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整合思政課德育課程資源;學習革命歷史及學校歷史文化,感悟奮斗精神,珍惜幸福生活。
二是以智開慧。推進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化,優化文化課現有校本課程。開發多層次、多樣化校本課程。整合大學學術課程、大學先修課程。進一步完善幼小初高十五年一體化魅力課程體系。
三是以體健身。堅持傳統與現代交融、競技與休閑并行、健體與養心交織,開發以太極扇、華爾茲、行意拳、少年劍術、定向運動、籃球、足球為代表的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體育課程。整合各類社團體育課程,構建套餐化、系統化體育課程資源。
四是以美養心。充分挖掘學科課程美育功能,以戲劇藝術節為載體整合藝術教育課程資源,加大以京劇等為代表的優秀傳統藝術課程資源開發力度。粉墨繽紛,梨園歡歌;藝術之美,美在意境的悠遠;科學之美,美在思想的深邃。
五是以勞育行。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愛勞動:自理、自立、自強(勞動創造人);尊重勞動:平等、責任、感恩(按勞分配);誠實勞動:良知、敬畏、有所為,有所不為。倡導勞動生活化、生活勞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