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2021年7月7日,中國全民族抗戰爆發迎來84周年,是全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
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偉大抗戰精神,是一種偉大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在抗日戰爭中的錘煉和升華。這種精神,來自中華兒女內心深處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今天,中國人民紀念全面抗戰爆發、抗戰勝利,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銘記歷史,正視現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廣義上指的是一系列的抗日紀念日,如“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等。1937年7月7曰,駐北京豐臺日軍在盧溝橋以北進行挑釁性軍事演習,以一名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這一無理要求遭到拒絕,日軍當即炮轟宛平縣城和蘆溝橋。中國駐軍第29軍官兵奮起反抗,擊退日軍數次進攻。史稱“七七事變”或“蘆溝橋事變”,它是中國現代史上極為重大的歷史事件。盧溝曉月夜的槍炮聲,徹底驚醒了中華民族百年的沉睡,標志著全民族抗戰的開始。值此生死存亡之際,在中國共產黨倡導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中國人民最終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但抗日戰爭造成中國人民傷亡3500萬人,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的人員財產損失??箲痣m然遠去,但依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與啟示。
“只有正確認識歷史,才能更好開創未來”。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飽經滄桑的一章,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筑長城、以前仆后繼赴國難,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有力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中國人民贏得了崇高的民族聲譽,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古老的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
抗日戰爭勝利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偉大勝利。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同心同德、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奏響了氣吞山河的愛國主義壯歌。愛國主義是激勵中國人民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在歷史洪流中奮勇向前的強大精神動力,是驅動中華民族這艘航船乘風破浪、奮勇前行的強勁引擎,是引領中國人民迸發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壯麗旗幟。
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捍衛民族獨立最堅定,維護民族利益最堅決,反抗外來侵略最勇敢??箲鹌陂g,中國共產黨秉持民族大義,始終高舉起民族救亡的大旗。
“七七”抗戰后,中國共產黨率先吹響了抗戰的號角,提出武裝抗日的愛國主義主張,擔當了武裝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先鋒隊。從1931年底開始,中國共產黨就陸續向東北派出大批干部,加入到當地的抗日武裝中,并組建了東北抗日聯軍;倡導建立并領導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整個抗日戰爭的艱難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中華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領導核心;當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尤其是在亡國論、速勝論等論調甚囂塵上之際,毛澤東集中共產黨人的集體智慧,廓清人們思想認識上的重重迷霧,為奪取抗戰勝利指明了方向;中國共產黨廣泛建立了抗日根據地,領導和開辟了廣闊的敵后戰場。中國共產黨以卓越的政治領導力和正確的戰略策略,堅定不移推動全民族堅持抗戰、團結、進步,反對妥協、分裂、倒退。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堅決維護、鞏固、發展統一戰線,堅持獨立自主、團結抗戰,維護了團結抗戰大局,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抗日戰爭勝利是全民族眾志成城奮勇抗戰的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堅持動員人民、依靠人民,推動形成了全民族抗戰的歷史洪流。毛澤東同志在全國抗戰開始后就明確提出:“我們主張全國人民總動員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戰爭,或者叫作全面抗戰。因為只有這種抗戰,才是群眾戰爭,才能達到保衛祖國的目的?!敝袊伯a黨堅持兵民是勝利之本,提出和實施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和一整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開辟的敵后戰場和國民黨指揮的正面戰場協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局面,抗日戰爭的勝利顯示了全體中華兒女堅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鑒往事,知來者??箲饐⑹疚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只要我們深入了解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就不難發現,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完成民族獨立和解放的任務就可能拖得更久、付出的代價更大,我們的國家更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發展成就、更不可能具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根本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
抗戰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聯系,緊緊依靠人民開拓事業新局面,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把中國共產黨和14億中國人民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
抗戰啟示我們,要銘記苦難、繼往開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流,但不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盡管中國發展起來了,但任重而道遠,人們不能驕傲自滿。銘記苦難,不是為了報復,而是為了臥薪嘗膽,不忘苦難的滋味。要銘記苦難,朝著中國夢的實現繼續發力。
抗戰啟示我們,要勿忘歷史,珍惜和平,共同維護戰后秩序,這在現階段顯得尤為重要。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越是在這樣的時候,越要銘記歷史,越不能忘記所走過的艱辛曲折的道路,越不能忘記無數英烈先輩所作出的貢獻和付出的犧牲。在銘記歷史中砥礪民族復興的堅強信念,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14億人民就必定能完成幾代中國人的夙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抗戰啟示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個人的命運與國家興衰息息相關,只有國家富強,人民才能安居樂業。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歷史新起點,改革發展的道路上,我們仍然面臨嚴峻的挑戰和艱巨的任務。從思想觀念到發展方式的轉變,從利益格局的調整到制度建設的創新,處在發展關鍵階段的中國,更需要從抗戰精神中汲取力量,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一往無前的勇氣和擔當,將改革大業不斷推向前進。
殷憂啟圣,多難興邦。歷史無法重來,未來可以開創。讓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肩負起歷史重任,倍加珍惜和維護來之不易的發展成就與和平環境,大力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念,團結奮斗,共同譜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光輝篇章,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行的新成就,告慰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所有先烈,告慰近代以來為中華民族獨立、中國人民解放獻出生命的所有英靈,這是我們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最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