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綿延、路網密織,鐵路建設捷報頻傳。2021年,全國鐵路投產新線4208公里,其中高鐵2168公里。到2021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突破15萬公里,其中高鐵超過4萬公里。
在高鐵網四通八達、復興號風馳電掣的今天,全國還有81對公益性“慢火車”,途經23個省區和37個少數民族地區,打造了流動的“惠民助農列車集市”,據統計,2021年公益性“慢火車”共運送旅客1374.8萬人次。
高速的車輪,延伸的線路,描繪著美好的幸福軌跡。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旅行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鐵路部門持續創新客運服務模式,增加貨運產品有效供給,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運輸支撐,有效促進了鐵路沿線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改善,促進了人才、產業、資金加速向鄉村聚集。
助力鄉村振興,“慢火車”就是負重前行的“火車頭”?;鸺t的櫻桃、翠綠的野菜、家養的雞鴨搭著“慢火車”賣出大山,沿線百姓的錢袋子鼓了,日子越來越紅火;孩子們坐上“綠皮校車”走出大山深處,踏上求學成才的追夢之路。
與最先進、最現代的復興號相比,“慢火車”確實很“落伍”,但從因地制宜滿足當地居民出行需求而言,“慢火車”又是最給力、最實惠的交通工具。一年來,鐵路部門持續提升公益性“慢火車”開行質量,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提升“慢火車”沿線車站和列車裝備水平,探索開發“慢火車+鄉村游學”“慢火車+旅游慢生活”等產品,開行“熊貓專列”“京和號”等特色旅游專列,帶動沿線服務業提質升級、鄉村旅游產業興旺。此外,鐵路部門還深入實施復興號品牌戰略,科學有序擴大“綠巨人”開行范圍。2021年9月,復興號上線咸陽至銅川鐵路,銅川市結束了20年來沒有鐵路客運的歷史,陜西省實現復興號在省內10個地級市全覆蓋?!熬G巨人”帶領更多老少邊及脫貧地區駛入發展“快車道”,促進了沿線各要素優化配置、集聚發展,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快慢結合、內外兼修,鐵路大動脈充分激發鄉村資源活力,搭建了共同富裕的快速通道,傳遞著高鐵時代的濃濃溫情。持續開好公益性“慢火車”,既是鐵路助力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生動實踐,也傳達著“實現鄉村振興”的堅定信念。(李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