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31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在《全國科學大會閉幕詞》里熱烈歡呼:“春分剛剛過去,清明即將到來?!粘鼋t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
1978年春天的消息里,《光明日報》記者采寫的《臺灣省笈科學家的心愿》格外引人關注。這篇報道發表于當年3月21日的《光明日報》。當時,部分報刊(包括《光明日報》)試用的《第二次簡化漢字方案》公布的簡化漢字(俗稱“二次簡化字”)尚未廢止,所以該報道里有不少“二次簡化字”,如題目里的“笈”(籍)。報道寫道(按,原文里的“二次簡化字”,引文悉改之):“正是春意盎然的初春季節,由臺灣省籍同胞、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物理化學家盧嘉錫任團長,臺灣省籍同胞、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錢福星任副團長的臺灣省科學代表團,興高采烈地來到祖國首都北京,參加全國科學大會”。報道先后提及的臺灣省科學代表團成員包括:“臺灣省籍同胞、解放軍某部副所長何斌”,“臺灣省籍同胞、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副院長許文思”,“臺灣省籍同胞、衛生部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副所長李河民”,“臺灣省籍同胞、長沙工學院數學系講師方舵”,“臺灣省籍同胞、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蘇子蘅”。據了解,全國科學大會臺灣省代表團成員還有:臺灣省籍同胞、遵義醫學院副院長、教授李辰,臺灣省籍同胞、石化部石化規劃設計院三組組長、二級工程師林棟,臺灣省籍同胞、吉林農業大學園林系副主任、副教授蔡啟運,臺灣省籍同胞、遼寧大學物理系講師陳水,臺灣省籍同胞、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實習員王瑞豐,臺灣省籍同胞、江西大學物理系教師白駿雄。此外,臺灣省籍同胞、北京市地震隊技術員林天民,臺灣省籍同胞、武漢地質學院教師蘇民生,作為臺灣省代表團工作人員也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報道還寫道:“參加全國科學大會的各省、市、自治區代表團中,還有一些臺灣省籍同胞,以及從臺灣回到祖國大陸的科技工作者。他們情緒飽滿,意氣風發。北京代表武進,從小生長在臺灣,1970年大學畢業后去美國留學,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命運同民族的命運是分不開的。她向往祖國,相信社會主義”,“回到偉大的祖國”。據我所知,臺灣省籍同胞、貴州師范大學生物系教授黃威廉作為貴州省代表團成員也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
大會期間,1978年3月23日,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到臺灣省代表團座談,臺灣省籍科學家發言時表達了為祖國建設 、祖國統一服務的心愿。據蘇民生當年整理幷由其家人保存至今的資料,方毅說起周恩來總理保護臺灣省籍科學家盧嘉錫,把他從政治迫害中解救出來的故事,還說起從海外回國服務的臺胞林盛中(時在地質科學院工作)、林東寧(時在中央編譯局工作),令臺灣省代表團全體成員如沐春風。中午,方毅邀臺灣省籍科學家盧嘉錫、蘇子蘅、錢福星等餐敘。席間,方毅談及科學家的平反、配備助手、接待外賓等事宜。1978年3月31日,臺灣省籍同胞蔡嘯等多人到大會住地看望臺灣省科學代表團的鄉親。當時,各民主黨派(包括臺盟總部)雖尚未正式恢復活動,但各有一個恢復活動的籌備小組。這也是傳達春意的春天的消息。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臺灣省籍科學家乘全國科學大會的春風,數十年來為祖國建設、祖國統一貢獻良多。
附帶言之,臺灣省籍科學家盧嘉錫后來成為繼郭沫若、方毅之后的中國科學院院長,幷擔任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副委員長。
(作者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 汪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