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24日,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在北京開幕。臺灣代表團帶來了精彩的體育、音樂、舞蹈節目,他們的每一個節目、每一次出場都引起長時間的掌聲和歡呼。臺灣代表團的領隊是著名的卑南歌手胡德夫,他創作并演唱的《最最遙遠的路》用一位少數民族鄉親回家的路來比喻兩岸關系,“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這是最后一個上坡!”在他的歌聲里,我想:1945年10月18日,《臺灣新報》載文《高山兄弟歡天喜地》,文中說臺灣“各地的高山兄弟,聽到日本降伏之喜訊,也同我們兄弟一樣手舞足跳。他們極喜歡,切實要變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是在中國、在這共同疆域里,共同生存、共同進步的各民族的總稱。臺灣光復,臺灣“各地的高山兄弟”復歸于中華民族大家庭,這是令全體中國人“極喜歡”的事!可是,兩岸復歸于統一的路確實是“最最遙遠的路程”,從1949年到1999年走了50年,1999年以后更是艱難的“上坡”。
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期間,我隨福建代表團部分成員到臺灣代表團的駐地參加“閩臺緣兩岸情”座談會。席間,結識胡德夫等臺灣朋友,并得知胡德夫也是1950年次,與我同齡。近20年過去了,當我們在2017年重逢,已是須髪灰白(呈好看的“奶奶灰”色調)的老人。我們相信,艱難的“上坡”是“最后一個上坡”。
(2018年6月11日記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