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多聞闕疑的學術態度
    汪毅夫
    2022年12月23日

    《臺灣文物論集》(1966年)書影

    讀《黃天橫先生訪談錄》,知黃天橫先生有《臺南的壁鎖》刊于《臺灣文物論集》(1966年)。幾經訪求,終得一讀。

    黃先生報告說:“臺南市古老建筑的外側壁,自頂端起向兩邊雙瀉倒水的邊沿,??煽吹筋愃芓型或S型的鐵質彎曲物裝置”。黃先生就此做了研究。在文獻稽考方面,征引清人著作和荷蘭學者、日本技師有關“壁鎖”的圖文資料,并及當時臺灣學者如朱鋒的研究報告;于田野調查,則踏訪臺南各街巷“寺廟和民家”,共取得“壁鎖”的“實例”20余種,一一拍照,并從臺灣學者朱鋒、荷蘭學者施博爾取得口碑。

    黃先生此文可謂見多識廣,然文中對所論名稱上“壁鎖”還是“鐵鉸刀尺”,功用上避邪、裝飾和固定建筑構件,以及起源于道教影響還是荷蘭建筑流風諸問題并無斷論,并謂“尚有許多問題,如壁鎖之遺存地方據調查現在僅有臺南一處,全省各地是否另有遺存?歐洲除荷蘭外,其他各國是否也有類似的史料等問題,我懇切地請各方家賜教,是所至感”。

    黃天橫先生于《臺南的壁鎖》一文表現出來的多聞闕疑的學術態度,是學界應該倡導、學者必須秉承的。

    (2018年7月30日記于北京)(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汪毅夫)

    (來源:京彩臺灣公眾號

    【責任編輯:許聃】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