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無福不成衙
    汪毅夫
    2022年12月26日

    臺灣民間舊有“無福不成衙”之諺流傳。吳瀛濤在《臺灣諺語》(臺灣英文出版社1979年版)里解釋說:“清代,臺灣的官吏多數是福州人,此因福州是福建省的省垣,而當時閩、臺管轄未分離,所有臺灣的州、廳、縣官,大部分是由福建總督、巡撫,從省內揀選,自然上至撫臺衙門的幕僚,下至縣丞衙門的雜員都充斥了福州人”。這里有一個誤解。

    清代回避制度規定,督、撫以下,雜員以上,均各回避本??;即使非本省,500里內亦不得為官;教職稍可放寬,止于回避本府。而幕友是官署里沒有官職的佐助人員,其聘用不受回避制度約束。福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教職和幕友是福州文人樂于接受的職位和職業。所以,“無福不成衙”反映的歷史真相是,清代臺灣各地各衙門常有福州人充任教職和幕友。

    另外,“福建總督”是民間的說法,臺灣建省后有“福建總督管三省”之諺喻人管得太寬?!案=偠健睖蚀_的說法是“閩浙總督”,管的三省是福建、浙江和臺灣。建省后的“福建臺灣巡撫”接受“閩浙總督”節制。

    (2018年8月2日記于北京)(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汪毅夫)

    (來源:京彩臺灣公眾號)

    【責任編輯:許聃】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