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的學生分文學青年和文學女青年,中文系的師尊也分兩種:“穿長袍”有學問與“著西裝” 多才藝。當然,“穿長袍”與“著西裝”是形象的說法。
在廈大創辦初期,中文系(當時叫國文系)教授魯迅還真是穿長袍的。他看不慣喜歡“玩留聲機”“唱昆曲”和“照照片”的多才藝的同事如陳萬里,并在信里悄悄說給女朋友“廣平兄”(他把悄悄話編入《兩地書》公開發表是后來的事兒)。1926年10月16日,魯迅在寫給許廣平的信里說:陳萬里“將他照的照片陳列起來,幾張古壁畫的照片,還可以說是與‘考古’有關,還有什么‘牡丹花’‘夜的北京’'北京的刮風’‘葦子’……,倘使我是主任,就非令撤去不可”。感謝魯迅翁當年留下的信息,關于中國攝影史上最早的攝影個展的信息。
陳萬里是中國攝影史上第一個社團北大藝術寫真研究會(創辦于1923年,即后來的北京光社,其會址曾設于北京平安里陳萬里寓所)的創會會員,他在1924年拍攝的《民十三之故宮》是中國攝影史上第一部紀實作品,他在1924年出版的 《大風集》是中國攝影史上第一部個人作品集,他在1926年于上海、蘇州和廈門(具體言之則廈門大學國文系也)舉辦的個人影展則是中國攝影史上最早的個人影展也。
(2018年8月6日記于北京)(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汪毅夫)
(來源:京彩臺灣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