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公學讀六冬”的結果
    汪毅夫
    2023年01月12日

    日據臺灣時期,日據當局在實施皇民教育的同時,也實施愚民教育。臺灣民諺“公學讀六冬,不識屎礐仔枋”說的是,讀了6年公學校(日據當局為臺灣人開設的學校),或者說接受了日本人的教育,人變傻了(傻到連常見的東西如廁所的木地板也不知其為何物)。把臺灣人當傻子、把臺灣人變傻子,這是日據當局在臺灣實行愚民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所說“教育一日不能忽視。然而徒為灌注文明,養成偏向主張權利、義務之風,將使新附之民,陷于不測之弊害”。人若不傻或變傻之前,對此當是心知肚明的。1990年,吳密察在《臺灣近代史研究》里相當清醒地指出:“從這番話可以看出,殖民地政府顯然了解教育的結果將可能使被殖民者覺醒,從而造成殖民地統治上的困擾。因此,殖民地政府并不愿積極在臺灣推行教育,甚至是傾向于愚民的”。從初等教育開始,為臺灣人開設的公學校在師資等教學條件和畢業生升學率等方面,都比為日本人開辦的小學校差之甚遠。教育的差別化或者說差別化的教育,限縮了臺灣人接受教育的條件和空間,其考量乃在于“愚民”。當然,“把臺灣人當傻子、把臺灣人變傻子”僅是愚民教育的預期“結果”,僅是日據當局的妄想。臺灣人民的“覺醒”是不可破壞的。

    臺灣公學校學生的課間活動

    (2018年8月17日記于北京)(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汪毅夫)

    (來源:京彩臺灣公眾號)

    【責任編輯:許聃】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