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裕仁說了啥、咋說的
    汪毅夫
    2023年01月14日

    《日本對外侵略的文化淵源》書影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昭和天皇裕仁透過“日本放送協會”(NHK)、透過廣播電臺發布《大東亞戰爭終結/詔書》(簡稱《終戰詔書》)。裕仁說了啥、咋說的?

    裕仁在《終戰詔書》里開口就說:“蓋謀求帝國臣民之康寧,同享萬邦共榮之樂,斯乃皇祖皇宗之遺范,亦為朕所眷眷不忘者”。投降之時,投降之人尚“眷眷不忘”自我吹噓。武漢大學馮天瑜、任放教授的《日本對外侵略的文化淵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版),以480萬字的宏篇巨制令世人信服地說明和證明:日本統治階級發動對外侵略是有其文化淵源的。包括裕仁在內的日本統治階級對此并未深刻反省?!督K戰詔書》承認“排斥他國之主權”“侵犯他國之領土”等戰爭罪責,也承認“接受聯合公告(《波茨坦公告》)”,但用“固非朕之本意”和“飭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公告”的說詞,為天皇的戰爭罪責開脫、也為天皇制的危機開脫。

    《終戰詔書》有意埋設伏筆。如,“朕對于始終與帝國同為東亞解放而努力之諸盟邦,不得不深表遺憾”,將侵略說成解放,對幫兇和同案犯道歉卻不對受害國道歉;再如,“念及帝國臣民之死于戰陣、殉于職守、斃于非命者及其遺屬,則五臟為之俱裂;至于負戰傷、蒙戰禍、失家業者之生計,亦朕所深為軫念者”,卻毫不念及受害國人民蒙受的巨大損失、困苦和傷痛;又如,“敵方最近使用殘虐之炸彈,頻殺無辜”,卻隱匿了日軍使用細菌炸彈等“頻殺無辜”的罪惡;又如,“對英、美兩國宣戰”,卻不提對中國開戰,也不把中國當主要的受害國和戰勝國;又如,“交戰已閱四載”,將其侵略戰爭的起始回縮至1941年。

    《終戰詔書》套路滿滿。然而,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罪惡歷史任誰也抹去不得。

    (2018年8月19日記于北京)(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汪毅夫)

    (來源:京彩臺灣公眾號)

    【責任編輯:許聃】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