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閩南方言里的“招夫”婚俗
    汪毅夫
    2023年01月18日

    在閩南方言里,招贅婚就女方而言叫“招夫”、從男方來說是“上門”。閩南方言里的“討豬母稅”“異姓公媽”“開基外祖”“半招半嫁”“媳婦仔大家”“媳婦仔后生”“八代大母”等說法,則一一記錄或表現了“招夫”婚俗之種種情況。

    “招夫”婚俗往往要就婚生子女從女方姓和從男方姓做婚前約定。一般的要求是頭胎男孩從女方姓,其后各胎按約定比例從女方姓和從男方姓,這叫“討豬母稅”(得名于養豬業。養豬戶甲將小母豬送與養豬戶乙飼養,養豬戶乙把小母豬養成大母豬,又將大母豬所生小豬按約定比例分配給養豬戶甲,此即討豬母稅也)。

    男方上門,可在女家“公媽廳”(供奉祖先牌位的廳堂)供奉男家祖先牌位。同一廳堂供奉兩家祖先牌位的情形,在閩南方言里叫“異姓公媽”。

    在女家,男家開基祖在排位上從于女家開基祖,在閩南方言里稱“開基外祖”。

    招夫后,男方一般應當“隨妻居”即住女家,但也可以“招入娶出”,即“招入”在女家住一段時間后再“娶出”。在閩南方言里,“招入娶出”叫“半招半嫁”或“半招嫁”。

    子死媳在,媳婦(包括童養媳)可以招夫。在閩南方言里,童養媳叫“媳婦仔”,婆婆稱“大家”,兒子叫“后生”。當童養媳招夫,其養家的主婦從童養媳的養母變成童養媳的婆婆,即“媳婦仔大家”;童養媳的丈夫在名份上則相當于養母的兒子,俗稱“媳婦仔后生”。

    從民間習慣法允許的“子死媳在,媳婦(包括童養媳)可以招婚”引申而來,買女招夫也成為風俗。清代《臺游筆記》記:“無子買女亦稱媳婦,媳婦再買之女稱孫媳婦。每見喪家門首標曰亡故幾代大母。蓋以所買之媳婦稱呼,并非子孫。甚至六七代、八九代不為怪也”。閩南方言里的“八代大母”,在現實生活里是不可能出現的。但“八代大母”一語記錄或者表現了“招夫”婚俗的特異情節。

    (2018年8月24日記于北京)(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汪毅夫)

    (來源:京彩臺灣公眾號)

    【責任編輯:許聃】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