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福建臺灣省和閩臺區
    汪毅夫
    2023年01月28日

    臺灣建省后的全稱是“福建臺灣省”。據《清實錄》,光緒十一年(1885年)十二月十二日,清廷決定將劉銘傳擔任的“督辦臺灣軍務福建巡撫”官職改個名兒,傳旨“將福建巡撫改為臺灣巡撫,劉銘傳所請從緩改設巡撫,著毋庸議”,并謂“臺灣雖設行省,必須與福建聯為一氣,如‘甘肅新疆’之制,庶可內外相維”。此后,同新疆省的全稱“甘肅新疆”一樣,臺灣省的全稱是“福建臺灣”。光緒十二年(1886年)正月七日,《清實錄》提及臺灣及其各屬、提及臺灣巡撫多冠以“福建”,如“以神靈昭著,頒福建澎湖城隍廟扁額曰功存捍衛”,“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豁免福建臺灣各屬舊欠供栗”。此后,《清實錄》及其他清廷文書基本上概沿此例。到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廷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后始棄用其全稱:四月二十六日“命署臺灣巡撫布政使唐景崧解職來京,并令臺省文武各員內渡”。1945年臺灣光復。當年12月,福建“省府行政會議”謂:“閩臺原屬一家,距離密邇,交通便利,唇齒相依,關系密切”,福建省參議會亦指出:“臺灣為海疆重地,與八閩沿海為鄰”,“與八閩人民唇齒相依,關系密切,光復以還,不啻福建多一分省”。據我聞見和記憶,當年官方設有“閩臺區”機構多種,如“監察院閩臺監察區”、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閩臺區辦事處”、農林部“閩臺區漁業指導處”等。于今視之,“福建臺灣省”和“閩臺區”確是不錯的頂層設計哦。

    (2018年8月31日記于北京)(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汪毅夫)

    (來源:京彩臺灣公眾號)

    【責任編輯:許聃】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