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臺南父子進士
    汪毅夫
    2023年02月13日

    臺南米街施瓊芳、施士潔父子進士的故事,迄今仍為臺南人喜聞樂道。

    今年6月,我在中評網寫的《古早臺灣詩人追的星》談及施士潔出生與蘇東坡日、月相同(十二月十九日),年、辰相應(蘇東坡生于十二月十九日卯時,施士潔生年為乙卯年),施士潔遂以“后蘇”自我期許,他追的星是蘇東坡。近重讀施瓊芳《石蘭山館遺稿》,始知這父子進士緣結蘇東坡的又一段故事。話說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秋七月十四日,施瓊芳“過金山寺小憩,坐而假寐。夢謁蘇東坡先生,指壁間先生前所題詩,令繼其后。遂揮七律二章,先生稱善?;羧欢?,僅憶四句”,曰:“大江東去多灰劫,我佛西來有法身。夜半金精朝水府,年深玉帶護山神”??磥?,蘇東坡也是施瓊芳日夕追捧的星。這年是癸卯年,12年后又是卯年(乙卯年),十二月十九日施士潔出生,老施果有小施“繼其后”為“蘇東坡先生”的追星人也。

    借用吾友黃新憲教授的名著之名(《傳統文化影響下的臺灣教育》),臺南米街父子進士老施和小施都是“傳統文化影響下的臺灣教育”培養的人才。今日臺灣,有一二無恥老兒唆使二三無知小兒,要割裂“傳統文化”同“臺灣教育”的密切關聯,老施、小施若地下有知,會即刻把他們帶了去,還給臺灣社會一個清靜太平。

    (2018年9月15日記于北京)(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汪毅夫)

    (來源:京彩臺灣公眾號)

    【責任編輯:許聃】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