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家在臺灣“番社”住
    汪毅夫
    2023年03月27日

    曩讀廈門大學教授蔣炳釗《中國東南民族關系史》(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對書中所記福建興化(莆田)有人在臺灣“番社”建家繁衍子孫的故事,印象深刻。蔣老師說:據余文儀《重修臺灣府志》,“南社、貓兒干二社高山族據說就是興化府漢人渡海至此,后來娶高山族婦女為妻,子孫繁衍而成”。比余文儀《重修臺灣府志》(乾隆二十九年版)稍早,范咸等人的《重修臺灣府志》(乾隆十二年版)已有“南社、貓兒干二社番,其祖興化人,渡海遭颶風,船破漂流到臺,娶番婦為妻。今其子孫婚配,皆由父母主婚,不與別番同”的記載。

    近讀臺灣學者翁佳音、黃驗合著的《解碼臺灣史1550-1720年》(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版),又見如下描述:“另有一種意外通婚的狀況,據《重修臺灣府志》云:‘南社、貓兒干二社番,其祖興化人,波(渡)海遭颶風,船破漂流到臺,娶番婦為妻。今其子孫婚配,皆由父母主婚,不與別番同’。文獻說南社、貓兒干社‘有說興化話者’。1786年間,后壟新港社民向北路理番分府陳情,提到‘有白番加己毛毛,原系興化府人,漢人做番,遇事生風’,這位興化人冒充原住民,還具狀向理番分府控訴社民”。南社、貓兒干社在今臺灣云林侖背一帶。

    附帶言之,舊時臺灣居民住區有粵莊(或稱客莊)、閩莊和番社之分?!胺敝缫曇馕兑褳槲崛怂耆饤?。

    (2018年11月9日記)(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汪毅夫)

    (來源:京彩臺灣公眾號)

    【責任編輯:徐錕】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