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集美大學俞文農教授
    汪毅夫
    2023年03月31日

    在集美大學校史館陳列的俞文農教授遺照前(圖一),我佇立久之。照片說明是:“俞文農(1913-1969年),集美水產航海學校第5組畢業生,后為萬噸遠洋輪船長。1938年,他在英國‘尼爾斯莫拉’號上接校主陳嘉庚電報:‘時值國難,母校內遷。師資奇缺。爾等航海經年,深諳技巧??煞窕貒鴱慕?,為母校分憂?’俞文農立即回電:‘國家有難,吾等責無旁貸。乞容時日交割,旋回國效力’。船舶靠岸后,俞文農立即遞交辭呈,謝絕挽留。支付巨額賠償金后,放棄月薪1800美元的優厚待遇,僅攜帶航海專業書籍,便漂洋過海,回國赴大田任教”。

    (圖一)俞文農教授(1913—1969年)

    抗戰爆發、尤其是廈門淪陷后,集美學校屢遭敵炮轟炸。《集美周刊》第二十三卷第11、12、13號合刊,有陳村牧校長的書面談話《敵炮濫轟,本校損失詳情》。陳校長說:“查損失最大者為(集美)小學之延平樓,計中30余彈,三層之圖書館屋頂坍塌。蓋該校舍,與廈禾之高崎,隔海對峙,距離彌邇,目標顯明,近敵人又時以機步槍掃射,故現該地區內已禁絕行人”云云。鑒于戰事危急,集美各校陸續內遷?!都乐芸返诙寰淼?號(1939年3月18日)報道:“本校本屆將水產航海、商業、農業等職業科遷移大田”。“水產航海、商業、農業等職業科”是1938年內遷大田的。當時的大田是相當僻遠而貧苦的山區。

    (圖二)俞文農教授在大田上課

    俞文農教授在大田講課的情形(圖二),俞文農教授的愛國精神令人感念。

    (2018年11月13日記于福建)(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汪毅夫)

    (來源:京彩臺灣公眾號)

    【責任編輯:王晗】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