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成功大學(成大)中文系陳益源教授贈我《海盜?香火?古港口》。
窮日讀之而畢,兼旬感念不已!
是書為“臺南研究先驅”、成大歷史系教授黃典權的“紀念專書”。
黃典權(1927-1992年),福建漳州人。1947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歷史系,1949年到臺從事臺灣文史研究和教學,卓有建樹、享有盛譽。
我對黃典權教授懷有很深的敬意。
“吃果子拜樹頭”。
1987年,我初涉臺灣研究時最先研讀、最多借益的書籍里就有黃典權教授參與主持的《臺南文化》和《臺南市志》。我的首篇臺灣研究短論《鹿耳聽鼓浪 菽莊望鯤濤——記臺南南社暨廈門菽莊吟社》(收拙著《臺灣近代文學叢稿》,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里引用了“臺灣學者黃典權教授”的論述。我的“地域歷史人群研究:臺灣進士”系列論文,是在黃典權教授《清進士題名碑中之臺灣進士》的基礎上逐步展開的。黃典權教授提倡的“現場隨訪”的研究方法令我受益良多,2000年我在為研究生授課時的講稿《閩臺文化史札記》(收拙著《閩臺歷史社會與民俗文化》,廈門,鷺江出版社2000年版)專節談論“已故臺灣學者黃典權教授”提倡的“現場隨訪”之法。黃典權教授的《兩件新史料》(載《臺南市政》第八期,1965年11月1日)所收的《汪進士自述》是我研究汪春源家族史的重要史料。另外,我從黃典權教授文中提及的“胞兄伯虔”推知其兄乃廈門大學著名教授黃典誠,果然。
我曾多次到成大訪學,受到很好的款待。我不會忘記聽黃煌輝校長暢談成大同廈大等校合作研討閩南文化計劃的情形,不會忘記蘇慧貞校長親自到成大醫院為我安排送醫事宜,不會忘記成大眾多教授給予我的友情,不會忘記成大美麗的校園和可愛的學生。當然,我也不會忘記我參觀了黃典權教授生前在成大的工作室。
黃典權教授是廈門大學的杰出校友、亦是成功大學的成功人士。
愿兩校的交流合作、更愿兩岸的交流合作進一步發展!
謹以本文紀念黃典權教授90周年誕辰。
(2017年10月6日記于北京)(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汪毅夫)
(來源:京彩臺灣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