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馬關條約> 的時間表》一文里談到,1895年三月二十三日《馬關條約》簽訂后,臺灣義軍起而備戰、應戰,武裝反抗日本侵略軍,將中日戰爭延長了5個月又10天。有臺灣學界朋友垂問,有關于這5個月又10天的戰事實錄嗎?我手頭只有洪棄生《臺灣戰紀》、吳德功《讓臺記》和思痛子《臺海思慟錄》三種。茲簡要報告如下: 馬關條約>
1.洪棄生《臺灣戰紀》(又名《瀛海偕亡錄》)。該書初由北京大學出版部印行500部,該版本現有北大圖書館和臺灣私家藏本各一部,我得到的是臺灣私家藏本的復制本(圖一);該書后收于臺銀本《臺灣文獻叢刊》。洪棄生是臺灣著名學者和詩人,他在《臺灣戰紀》序文里痛斥清廷棄民的罪行,謂“棄民者民必棄之”。所記臺灣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軍的戰事甚為詳備。
圖一,《臺灣戰紀》書影
(圖片來源:汪毅夫提供)
2.吳德功《讓臺記》。該書乃收錄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1981年第1輯(總第44號)。吳德功也是臺灣名人,1895年曾任臺灣彰化聯甲局正管帶,“招集邑內外窮民五百名為練勇”,以抵抗日軍入侵。吳德功以當時當事之人,記臺灣義軍戰事甚為翔實。該書記事從1895年三月二十八日(其時《馬關條約》尚未換約),日軍兵船侵占澎湖,雙方“接戰多時,互有殺傷”始,至1895年九月四日日本水師自臺南入安平港,臺灣全島淪陷止?!蹲屌_記》 又以夾敘夾議筆法,評點時事和戰事。文中有按語痛斥清廷以臺人為“中華之棄民”。
另,據《讓臺記》之編者按,《近代史資料》總第28號收有吳質卿《臺灣戰爭記》。
3.思痛子《臺海思慟錄》?!杜_海思慟錄》記臺灣各地抵抗日本侵略軍的戰事亦頗詳備。
抗戰史是全體中國人民抗戰的歷史,臺灣人民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5個月又10天”的斗爭是抗戰史不可忽略的部分;抗戰史又是戰爭史,收集和研究戰事實錄(包括敵方日人、日軍留存的戰爭實錄),是兩岸合寫抗戰史必做的工作。
(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汪毅夫)
(來源:京彩臺灣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