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我在福建武平縣友人石祿生的藏品里看到一方寫有“奉令剿共”的匾額,匾心題:“愈我有眾”;匾之上款文字為:“仲樾先生國手也。我團奉令剿共,師次武平,官兵多因水土不服致病。一經診治,無不著手成春。感激之際,敬綴數言,聊申謝帎云爾”;下款文字為:“陸軍獨立第一師第五團團長 陳紹武率全體官兵 送贈”。據我所知、在我看來,“愈我有眾”語近于“全活者眾”,是稱道醫生的常用語;醫之“國手”,舊時多指稱名老中醫,這里指有“仲樾先生”之稱的武平本地名醫;“陸軍獨立第一師第五團”是廣東軍閥陳濟棠的部隊、“團長陳紹武”(廣東人)則其部將也;陳紹武“奉令剿共,師次武平”,時當1933年10月,他為“仲樾先生”立匾的時間,庶幾近之。
歷史告訴我們,從1930年12月到1933年2月,蔣介石調集軍隊主力對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紅色根據地發動了四次大規模的軍事“圍剿”,均以失敗告終。1933年10月,蔣介石調集100萬軍隊,發動第五次反共大“圍剿”。廣東軍閥陳濟棠被任命為此次“圍剿”的“南路軍總司令”,指揮11個師又1個旅,筑碉堡扼守武平、安遠、贛縣、上猶地區。陳紹武正是當年“奉令剿共,師次武平”的。陳紹武題匾所用“奉令剿共”,是抗戰前國民黨對共產黨“明令討伐”的證言。
我又于近日從友人處得了一冊“機密”級的《剿匪手本》(高清復制本)。書之封面、封底用紅色;封面除書名“剿匪手本”四字外,有“機密”二字;書前有《總理訓詞》《中國國民黨黨員守則》《中華民國陸??哲娷娙俗x訓》,均系抗戰前國民黨的公開文件;書之正文包括《緒言》及《救民》《氣節》《紀律(附連坐法)》《智勇》《勤勞》《信義》六篇,除附錄《革命軍連坐法》(1938年2月修訂并改名《國軍抗戰連坐法》)外,是抗戰勝利后國民黨的內部文件;書頁之留白處,各有標語或口號,如:“見危授命” “責任之所在,赴湯蹈火,義不容辭” “止見一義,不見生死”等,火藥味相當濃烈;書之《緒言》開宗明義,宣稱對于“共產黨徒“當即“加予痛剿”,辯稱“今日之剿匪,實為政府維護國家之命脈、人民之生機,求取統一與建設不得已之舉,而決非吾人之愿戰與好戰也”,號召“凡我袍澤,務宜仰體時艱,發揚革命軍人之精神,以盡此最后一簣之功”云云。顯然,這本《剿匪手本》是國民黨在抗戰勝利后發動第六次反共大“圍剿”的動員手冊。
應該指出,這冊《剿匪手本》所收國民黨抗戰前的公開文件、抗戰勝利后的內部文件,其實并無涉及“機密”的內容。為什么要將內容并不涉密的《剿匪手本》列為“機密”級呢?1946年8月,蔣介石在一次會議上說:“我們在抗戰以前,對于奸匪是基于國法的立場,本著政府的責任,明令討伐的。我們今天的剿匪是不是還用這個方式呢?如果不是這個方式,又是什么緣故呢”,“他對于政府就是不宣而戰,我們現在對付奸黨就必須用他自己的方式打擊他自己。他既然不敢公然叛變,而用不宣而戰的方式來攻擊我們,那我們就要用不宣而戰的方式來回擊他!因為用這種方式,可以使許多不明了中國國情的友邦人士,祛除一種不必要的疑慮,不至于誤認我們要繼續一黨專政,而不肯容納其他的黨派,實行民主政治”。如此說來,《剿匪手冊》是抗戰勝利后國民黨密令對共產黨“不宣而戰”的證物。
歷史的教訓是深刻的。從抗戰前“明令討伐”,到抗戰勝利后密令“不宣而戰”,乃出于國民黨的反共立場,乃是國民黨對于共產黨尖銳對立的政治態度??箲饎倮蟀l生的國、共內戰,實際上乃因國民黨發動第六次反共大“圍剿”肇其端也。
(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汪毅夫)
(來源:今日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