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康熙大帝與海上招撫
    汪毅夫
    2023年06月19日

    從順治十八年(1661)到康熙十九年(1680),康熙大帝用20年時間實施針對明鄭海上集團的招撫。

    《清實錄》順治十八年(1661年)七月三日(7.28)記:“福建總督李率泰疏報:偽總兵林俊奇等六十一員、偽兵人等共一千三十九名口投誠”。這是康熙大帝海上招撫的第一項清廷官宣成績。

    《清實錄》康熙元年(1662)十二月十四日(1663.1.22)記:“自順治十八年九月起,至康熙元年七月止,陸續招撫偽將軍、都督、總兵並副、參、遊、守、千把總等官共二百九十員,兵共四千三百三十四名,家口共四百六十七名。這是康熙大帝海上招撫的第一份清廷官宣成績單。

    上記兩項相加,則從順治十八年(1661)七月至康熙元年(1662)七月的一年里,有明鄭將軍、都督、總兵并副、參、遊、守、千把總等官三百五十一員、兵五千三百七十三名投誠。

    《清實錄》康熙三年(1664)七月五日(8.25)記:“管理福建安輯投誠事務戶部郎中賁岱疏報:自康熙元年至三年止,合計投誠文武官三千九百八十五員,食糧兵四萬九百六十二名,歸農官弁兵民六萬四千二百三十名口,眷屬人役六萬三千余名口,大、小船九百余只。 ”這條記錄里應該劃重點的是“管理福建安輯投誠事務戶部郎中”,這說明海上招撫的兩個環節:招降和投誠人員的安置優撫,是相銜接的,“安輯投誠事務”有部臣“管理”著呢。

    康熙三年(1664)至康熙十九年(1680),《清實錄》有近30條明鄭官兵降清的記載,其他文獻所記更多。

    及至康熙二十年(1681)七月二十八日(9.10),康熙大帝底氣十足地發話了:“今諸路逆賊俱已殲除,應以見在舟師破滅海賊。原任右都督施瑯,系海上投誠、且曾任福建水師提督,熟悉彼處地利、??芮樾?,可仍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師提督總兵官,加太子少保,前往福建。到日即與將軍、總督、巡撫、提督商酌,克期統領舟師,進取澎湖、臺灣?!?/p>

    康熙二十二年(1683)五月二十三日(6.17),福建總督姚啟圣疏言:“海賊劉國軒遣偽官黃學齋赍書至,請照琉球、高麗等外國例,稱臣進貢,不薙發登岸”。對此妄圖將臺灣作為外國、朝貢國的謬說,康熙大帝嚴辭駁斥。同時慮及明鄭用計緩兵的可能,下令進兵。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施瑯率福建水師攻克澎湖,“以七日夜破數十年盤踞之賊”。攻克澎湖,已扼險要。這回,康熙大帝玩的是先兵后禮:使用武力攻克澎湖、使用武力逼降“臺灣盤踞之賊”,又承諾降后赦免、從優敘錄:“爾等果能悔過投誠,傾心向化,率所屬偽官軍民人等,悉行登岸,將爾等從前抗違之罪,盡行赦免,仍從優敘錄,加恩安插,務令得所?;突椭I旨,炳如日星,朕不食言?!笨滴醵辏?683)八月十六日(103),施瑯率軍進取臺灣,鄭克塽率明鄭殘部投降。于是,“康熙大帝統一臺灣”大功告成。

    從上記史實可知,康熙大帝持續20年的海上招撫,對明鄭軍心乃至兵力發生了長效的干擾作用。明鄭終結、統一功成,同康熙大帝的海上招撫有很大的關系。我們看到“康熙大帝統一臺灣”的大結局:施瑯奉旨率軍攻克澎湖、逼降臺灣,當然也會記得其全程、記得海上招撫的情節。

    附帶言之,康熙大帝晚年還記得、還曾說起海上招撫的往事??滴跷迨辏?717)九月二十二日(10.26),康熙大帝對大臣說:“從前海賊鄭芝龍投順,本朝用為內大臣,令伊作字招降伊子鄭成功,若果投順,皇上即以海澄公見授,伊竟不從”。他老人家說的是順治十年(1653)清廷封鄭成功公爵(封公不言等。汪按,公分特等及一、二、三等。不言等即不確定其等次也),鄭成功拒不接受的事兒。

    【責任編輯:呂佳珊】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