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橫《啜茗錄》講了一個有關臺灣高雄燕巢(舊稱鳳山援剿)的冷笑話。話說“臺中某村有塾師,學究也。一日講書至‘子之燕居’一節,謂子是孔子,之是往,燕居是燕之巢,合而言之,則是孔子往燕之巢。學生多疑其說。有問之曰:孔子是人,燕是鳥,孔子何能往燕之巢?塾師曰:汝尚未讀《孟子》。孟子曰: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鬃邮ト艘?,能化能神,能大能小,又安知其不能往燕巢?聞者皆笑?;蛟唬痕訋熤允窃跀凳昵?,故人以為謬。如于今日言之,當亦有說?;蛟唬汉沃^?曰:燕巢非今日之莊名,而為高雄州轄乎。使孔子安在,又安知其不可往?按燕巢原名援剿莊,為鄭氏援剿鎮屯田之地,今改為燕巢”?!墩撜Z》(四書之一)“子之燕居”一語說的是“孔子的閑居狀況”,塾師的解說一開始便是錯的,結果當然是越說越讓人不解。如此“學究”,其學問堪當一字考語曰“菜”。
這個冷笑話讓人笑不起來,其原因還在:“名從主人”是地名的命名原則,援剿是明鄭時代就有的地名,日本人改寫其名,屬于文化侵略行為,讓人不爽!當然,“燕巢”之名后來應該已經由臺灣民眾“約定俗成”、認定了的。
附帶言之,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三甲第60名進士蕭逢源是臺灣鳳山縣援剿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