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在臺灣研究的起跑線上,最亮眼的是福建學界的陣容。
1945年1月15日,《臺灣研究季刊》在福建永安創刊。該刊由“中國國民黨中央直屬臺灣省黨部”(駐地先后為福建漳州、福建永安)主辦,“系研究臺灣的專門刊物”。創刊號目錄為:發刊詞(蕭宜增)、要加速光復臺灣的工作(李雄)、開羅會議后之臺灣問題(李友邦)、臺灣建設之前瞻(梁龍光)、收復臺灣之實際問題(黃敦涵)、臺灣收復后之教育問題(薩士武)、臺灣收復后之文化消毒運動(汪受田)、論臺灣教育問題(許汝鐵)、臺灣財政的透視(方志林)、日寇占領前的臺灣(連震東)、日寇占領下的臺灣(王清彬譯)、臺灣之森林(朱懋順)、臺灣對世界大戰與和平的因果關系(陳瑞鵬)、馬關條約締約時臺胞抗日運動的檢討(洪石柱)、臺灣全史研究(謝東閔)、“臺灣海國記”評介及補充(周百勛)、臺灣民俗·書房(柏輝譯)、臺灣稻江歲時諺(卓柏輝)、臺灣義士林祖密傳(丘念臺)、革命先賢丘逢甲(本刊資料室)。另有一篇未見于目錄的補白文章:臺胞對于政府之希望(藝農,即汪受田)。
1945年4月15日,福建省政府秘書處編譯室編印的《新福建》第7卷第3、4期合刊《臺灣研究專輯》出版,該輯所收臺灣研究論文包括:臺灣民主國的史之研究(謝東閔)、認識臺灣(陳延庭)、收復臺灣應有之準備(翁春雪)、臺灣收復后的設計(黃朝琴)、臺灣要覽(胡元璋)、臺灣叢話(百勛)、臺灣的宗教(春雪)。
1945年4月30日,福建永安《龍鳳》創刊號刊載南社閩集(汪按,即南社福建支社)詩人朱劍芒《臺灣詩詞叢話》,文中并提及“吾友周子召南,熟于臺灣掌故,征文考獻,亦至勤篤,最近有《臺灣詩歌》之選輯”?!洱堷P》創刊號所刊《丘逢甲談“贅”》一文節錄有丘逢甲佚文《序<菽園贅談>》。
1945年10月25日,周憲文著《臺灣經濟史》“初稿大體完成,且已擇要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