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23日,陳儀致函蔣廷黻,其文曰:“廷黻先生署長勛鑒:茲送上臺灣各城被炸次數統計表、臺灣被炸損失統計表附加說明,請察收核辦,并祈見復為荷。敬頌 勛綏。弟 陳儀敬啟 五.廿三”。當時,陳儀是臺灣調查委員會主任委員,該臺灣調查委員會于1944年4月17日在重慶成立;蔣廷黻是行政院善后救濟總署(簡稱“行總”)署長,該“行總”于1945年1月在重慶設立。
在陳儀致蔣廷黻的函件(函及其附件)里,“臺灣被炸”一語再三出現,果真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然而,不少朋友,包括不少臺灣的朋友,對這“重要的事情”并不知曉?!芭_灣被炸”,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奪取最后勝利的階段里,盟軍飛機對日本駐設臺灣的軍事目標實行的高頻率的猛烈轟炸。陳儀就“臺灣被炸”送交的調查報告有三個要項應該劃上重點。一是“臺灣被炸次數及損失估計”。從1944年10月12日至1945年5月15日(調查截止日),“轟炸次數以一日算一次,七個月來共為32次。如以各城市分別計算總共為75次,其中最多者為高雄及臺南33次,岡山以B29及母艦載機前后轟炸兩次后,盟方已宣稱將岡山毀壞三分之二,則遭炸十余次之高雄、臺南城市當已毀壞大半。又據1944年10月間連炸六日,據敵方自稱人口之臨時移動達90萬之多(人口之移動包括死傷及房屋遭炸之難民在內),由此推測人民之死傷七個月來當在20萬左右。按被炸城市之人口總計156萬,約占全臺(670萬)之24%,死傷20萬即占城市人口之12%(約占全臺之3%)?!倍恰瓣P于房屋設施(按,指民房等民用設施)之損失”?!芭_灣四大港口高雄、基隆、馬公、梧棲(新高)被炸次數最多,除船只碼頭設施被炸毀外,其他船塢各種工廠已毀壞大半,岡山亦已毀滅殆盡,其他如臺南、臺中、新竹、淡水、臺北、屏東、嘉義、臺東等地之損失亦甚重。岡山之人口約2萬,戶數三千余。如以一戶住一棟房屋計算,岡山被炸毀房屋當有二千余棟。高雄當有二萬余棟。以此類推,臺灣被炸設施(據報,日月潭電力廠等亦被炸)及房屋當在120萬左右?!比恰稗Z炸臺灣盟機架數“?!皵撤阶苑Q盟機出動架數計為5577架”,但據實推測,“七月來轟炸臺灣之架數當在10000架以上”。這三個要項告訴我們,“臺灣被炸”,損失慘重!當時戰爭尚在進行時,戰爭對民生的破壞當然是災難性的。
日本帝國主義主張將臺灣變成“固定之飛機母艦(按,即航空母艦”,美帝國主義也妄想把臺灣當做其“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歷史的教訓是深刻的,淪為外國帝國主義的軍事基地必然也就陷于兵兇戰危的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