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廈大校友白明新
    汪毅夫
    2023年09月01日

    白明新(1914—1964年),又名白克,曾用筆名方迪,廣西桂林人。據《廈大校史資料》第6輯《學生畢業生名錄》(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06頁,白明新為廈大教育學院1931年本科生,白明新的同院同級學友有42人,其中包括后來成為名教授、名書法家的虞德元(虞愚)。1935年,白明新畢業于廈大教育系,虞德元(虞愚)則畢業于廈大教育心理學系。白明新在廈大就學期間,開始活躍于廈門文學界。1933年12月15日廈門《鷺華》創刊號出版,白明新以方迪之名列為鷺華社社員,并在《鷺華》1至4期發表《會議》《番客話》《前衛》《跳》《打石匠的畢業生》《廈門歌》等作品。廈門鷺華社及其《鷺華》曾引起魯迅的關注。1933年12月25日,廈門青年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廈門青年作品選集》收有白明新以方迪的筆名發表的小說《坑》和詩歌《平和的風》。謝冰瑩在《廈門青年作品選集·序》里特地提到《坑》是她最喜愛的作品之一。

    圖一,白克陪同陳儀視察臺灣電影攝制場(來源:汪毅夫提供)

    臺灣光復初期,白明新到臺灣,以白克之名活躍于臺灣影藝界,曾任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電影攝制場場長(圖一)。1947年3月17日,白崇禧率“宣慰團”到臺“宣慰”。白明新一路隨行,拍攝了白崇禧在臺“宣慰”的紀錄片(圖二)。

    1964年,才華橫溢的廈大校友白明新在臺灣受到“白色恐怖”的迫害,被判處死刑,成為“政治受難人”。

    圖二,《白部長蒞臺特輯》片頭(來源:汪毅夫提供)
    【責任編輯:呂佳珊】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