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高家的兩岸三地故事
    汪毅夫
    2023年09月07日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高錕曾獲蘭克獎(英國)、貝爾獎(美國)、愛力生獎(瑞典)、尼可尼國際獎(聯合國)和諾貝爾獎(瑞典)等多項大獎,他是我炎黃子孫的光榮。

    1933年,高錕出生于上海,幼年在上海度過?!皳湓跍H屬回憶,高錕自幼聰明,母治家頗嚴,父君湘先生善于啟發。如在夏季乘涼時,每每要其弟兄或堂弟兄背誦英語,佳者獎巧克力一塊,幾乎每次均由錕獲得?!弊娓父叽等f是與柳亞子齊名的南社創辦人和詩人,還是國學商兌社的創辦人。祖母顧葆瑢、堂叔高天梅、父親高君涵、舅舅姚石子均為南社社友,其中高天梅、姚石子均列名為南社創辦人(凡15人),姚石子曾任南社社長。

    1925年9月,連橫主編的《臺灣詩薈》第21號刊登高吹萬給連橫的復函,文中有“先是一月,得洪君棄生來書,謂四年前曾讀我《黃山游記》,因惠我《八州游記》序略,今又承賜《臺灣詩薈》則先生及洪君之作均在焉,遂一一暢讀,不圖于一月之中,忽于海外蒼茫之境,得二國士,豈不令人拍案稱奇”之句?!杜_灣詩薈》還曾登姚石子致連橫信,略稱:“近于舍母舅高吹萬先生處,獲得尊輯《臺灣詩薈》,不勝欽佩”云云。高吹萬創辦的國學商兌社曾寄該社《國學叢刊》給連橫。由此可見,高吹萬、姚石子同日據時期臺灣舊文學的杰出代表連橫、洪棄生有文字交,對臺灣詩壇有密切關注。

    1948年,高君湘攜子高錕到了臺灣;1949年遷居香港。高錕在香港完成中學學業。留學歸來后,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1996年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0年獲頒香港“大紫荊勛章”。

    1958年7月23日,高吹萬逝世于上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胡厥文為作挽聯云:“南社早蜚聲金山一代英筆搖清帝鼎夢繞岳王墳,革命心腸熱攘夷思想新遺詩千百首一讀一酸辛?!?/p>

    2018年9月23日,高錕逝世于香港。

    【責任編輯:呂佳珊】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