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汪毅夫:親兄弟相扶持
    汪毅夫
    2023年10月06日

    臺灣光復初期(1945—1948),福建和臺灣的經濟狀況都相當不好,福建和臺灣一起走過了窮兄弟相扶持的時光。

    我講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19451111日,福建省氣象局局長石延漢調任臺灣基隆市市長。石延漢初以請公假3周到臺。期滿,石延漢向福建省政府請示是否仍須職留閩局工作,并提出基隆重建須用木材甚多,現擬請臺省貿易公司將臺灣特產如食糖等交換閩省木材的要求。經福建省政府復電:閩氣象局局長職務暫由該員兼顧、“所擬將臺灣特產如食糖等交換本省木材,可由臺省貿易公司徑向本省農林公司與企業公司洽商辦理”。這是臺灣光復初期,閩、臺第一宗易貨貿易。其后又有閩糧每月3000石換臺煤每月3000噸、榕豬(健全毛豬,每只150斤計算)每月556只換臺煤1000噸等易貨貿易。

    另一個故事是:1946年福建糧荒。是年,福建春旱、水災、臺風、暴雨,早稻欠收80%,晚稻收割前青黃不接。從1945年至1946年夏,臺灣、廣東糧價高出福建一倍,福建糧食外流,加上福建奉命辦理接濟臺、粵米谷100萬石。福建省政府應付糧荒苦不堪言。這年7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參事周亞青有文報告:“此次來閩時奉陳長官面諭,以臺灣新谷已收,糧情漸趨平穩,而閩糧仍有上漲趨勢,閩南尤甚,為閩臺共濟起見,不應再將閩糧運臺,擬將已集中??谥坠?,轉運廈門、晉江等地,以市價略低出售”。友愛互助,共渡難關。

    福建曾經是經濟相對不發達的省份。在我的記憶里,直至1985年,中共福建省委還提過趕超三西(江西、廣西、山西)的口號。當年,福建的國民生產總值(當時的統計口徑,后來才改為國內生產總值)位列三西之后。拜改革開放之賜,福建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福建已經成為經濟發達省份。福建經濟的長足發展,臺資、臺企與有力焉。擺脫貧困奔小康,親兄弟依然相扶持。新近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向臺灣同胞提供的是毫無保留的、全方位的發展機遇,用閩南話說是“兄弟人相分賺吃”?!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是一份高情商的文件,她向臺灣同胞展示的是“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的情感主軸,滿滿的都是高尚的情感:仁慈、友愛和感恩。

    兄弟倆分擔一個艱苦,只有半個艱苦;兄弟倆共享一份福利,便有了兩份福利。就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可以預見,從福建全域的示范到大陸全域的推廣,海峽兩岸同胞將享有多大的福利、多少的機遇和多么的平安喜樂

    【責任編輯:呂佳珊】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