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兩岸一家說閩臺
    汪毅夫
    2023年10月13日

    感謝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張羽教授發來臺灣《公論報》(1948年11月21日)照片(局部)。從照片看,該報當時以《閩臺一家關系密切 技術合作共襄建設》為題發表“閩省參會(按,指福建省參議會)訪問團臨別談話”。光復初期(1945—1948年),“閩臺一家關系密切”的熱絡情形,是閩、臺兩地人民的美好記憶,也是“兩岸一家親”的生動寫照。

    茲舉例而言之。

    1945年10月23日,福建省政府致電“福州市政籌備處、廈門黃市長、金門葉縣長”,要求“制止歧視臺胞并協助其返臺”,由此開啟在閩臺胞返鄉潮。以廈門為例,在市政府及各界協助下,1946年1月28日有臺胞871人、1946年2月11日有臺胞1269 人,其后又有臺胞兩批共1363人于1946年7月26日前離廈返臺,另有臺胞近3000人“自行返臺”。

    1945年12月,福建省府行政會議提案《請組織臺灣視察團以觀摩案》指出:“閩臺原屬一家,距離密邇,交通便利,唇齒相依,似應由省府發動組織視察團前往該省視察?!?/p>

    臺灣《公論報》 (1948 年11 月22日) 剪影(來源:汪毅夫提供)

    1946年3月,福建省參議會一屆一次會議提案《擬由省參議會推派代表往赴臺灣》謂:“臺灣為海疆重地,與八閩沿海為鄰……與八閩人民唇齒相依,關系密切。光復以還,不啻多一分省。今后經濟交流影響者至巨,應即組織團隊前往慰問、考察?!痹谑「?、省參議會發動和帶動下,光復初期福建各地、各界、各學校組團赴臺參訪是相當可觀的熱潮。1947年2月,福建省教育廳發文全省各公、私立學校,要求遇有臺灣學生前往肄習“應寬予錄取”。福建協和大學并率先設立臺灣考區。

    1947年10月25日,臺灣為慶祝光復節特設臺灣光復節“福建館”。臺灣方面的來電稱:“閩臺在遜清時原屬一省,天然環境極為相似。值茲全國正積極復興之際,閩、臺二省有無交通、長短互補,實為當務之急。本年10月,臺灣光復兩周年,各界決定熱烈慶祝。因鑒于閩、臺二省關系最為密切,特設福建館,并決定由本會負責籌備展覽?!币驊_灣的其他要求如從閩南地區選派中、小學教師等,福建均予密切協助。

    光復初期還設有“監察院閩臺監察區”“農林部閩臺區漁業指導處”“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閩臺區辦事處”等官方機構。

    【責任編輯:呂佳珊】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