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古物無遮觀自在
    汪毅夫
    2023年10月23日
    汪毅夫(來源:中評社資料圖)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1922年)引《閩省歲時風俗記》:“諺曰,普度不出錢,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爺(按,傳說中瘟神有長爺、矮爺兩名助理)要來接。當舉行普度時,搭一極大之彩臺,臺中列桌無數,陳設古董玲瓏,及種種稀奇之物,雖碗箸燈爐,亦必搜求古物之有價值者,其他可知矣”。閩省七月中元普度,本為贖買瘟神瘟鬼使不散瘟為厲。其陳設古物一節,當意在用人的文明來鎮服鬼的野蠻也。

    臺灣建省前是“閩省”之府、道,建省后則是“中華全國”之一省。臺灣中元普度,是否也有陳設古物的情節?閩、臺兩地,事事相同,民俗事象亦然。

    丁紹儀《東瀛識略》(1874年)記:臺灣普度之盛,“則以鎮、道、府、廳、縣衙署為最,大堂供神位,結彩張燈,羅陳圖畫、古董、香花務滿”;吳子光《一肚皮集》(1875年)記:“依廟為壇,施彩結燈,四壁掛古人山水名跡幾遍,旁置金鴨,爇沉水香,氤氳滿室,諸羅鈿椅案悉列縹瓷及古鼎彝玩,器甚潔凈”,“諸執事人等役唯謹,無敢嘩失禮者”;近人連雅堂《雅言》(1933年)亦記:“臺南建醮之時,先擇寬曠之地,設置神壇,曰天師壇,曰觀世音壇,曰玄天上帝壇,裝飾華美,以七巧桌陳列壇內,上置金石古玩,多方羅致,以夸珍異。臺南故家舊多收藏,平時秘不示人,排壇始肯出展,亦可供觀覽也”。古物無遮觀自在,想來這古物展覽應該是中元普度最搶眼的節目。

    【責任編輯:呂佳珊】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