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丘逢甲進士齒錄二題
    汪毅夫
    2023年11月07日

    我在中國評論新聞網寫了解讀丘逢甲進士齒錄的文章:《臺灣進士丘逢甲的生年》《丘與邱、工部與水部、倉海與臺?!?。學界師友繼續提問,囑我繼續解讀,敢不從命!爰記如下淺見。

    在丘逢甲進士齒錄里,丘逢甲的祖父丘學祥名下記:“妣羅古龍”。這“羅古龍”是丘學祥夫人的姓名嗎?不是。是古氏、龍氏和羅氏的并列。那么,丘學祥有一妻二妾嗎?也不是。據臺灣學者鄭喜夫編撰的《丘倉海先生逢甲年譜》,丘學祥娶羅氏夫人前“娶”了古氏和龍氏的神主。丘學祥“娶”古氏和龍氏神主,是男性生者同女性死者締結的冥婚。丘逢甲的進士齒錄還記載說:丘逢甲“原聘林氏”,“娶廖氏”。這里也有一個冥婚故事:丘逢甲同臺中霧峰林氏有婚約,林氏未婚而殤,丘逢甲遂迎娶廖氏夫人?;楹?,迭遭生兒育女而殤的不幸。丘逢甲于是親到臺中迎娶林氏神主,1888年中舉前后并為林氏修造墳塋。從丘逢甲進士齒錄可知,臺灣社會也曾風行冥婚之俗。

    關于“應試時少填一歲”的舊例。清人朱彭壽《安樂康平室隨筆》(中華書局1982年版)記:“文人為士大夫撰墓志傳狀,于生卒生歲最宜詳考,稍不經意,即易傳訛。猶憶光緒壬辰八月間,壽陽祁文恪師世長,卒于工部尚書任內,時年六十有九,實生于道光甲申。然舊時所刻鄉、會試朱卷,則皆作乙酉,蓋循舊例,應試時少填一歲耳(少填歲數,南宋《登科錄》中即已如是)。迨接訃告,乃云生乙酉、卒壬辰,享壽六十有九。以生卒干支與年歲計之,殊不相應。余心知其誤,然以無甚關系,故往吊時未與文恪后裔言及也。后讀王益吾祭酒《虛受堂文集》,其所撰《文恪神道碑》,則云生乙酉、卒壬辰,享壽六十有八,殆乃據訃告所云,以其年歲推算不合,遂減去一歲,俾與生卒干支相符。然文恪實年,竟遭改削矣?!逼钗你∩暧凇班l、會試朱卷,皆作乙酉”,是應鄉試和會試僅少填一歲之例;從丘逢甲的進士齒錄可知,丘逢甲是應鄉試少填一歲、應會試再少填一歲。那么,是否也有不循例、不少填年歲者呢?有。臺灣進士施士潔的齒錄表明,施士潔應鄉試、會試時并不循例,并不少填歲數也。

    【責任編輯:呂佳珊】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