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用“?!弊秩∶?/div>
    汪毅夫
    2023年12月11日

    我讀小學時,有男同學名楷福、女同學叫福珠,小學食堂的炊事員人稱福林伯。記憶里,楷福、福珠對同學都很友善,福林伯很勤勞、對小學生尤有愛心。

    讀中學時,有兩位曾經給我幫助的同學,一名福海,一名錫福。福海教會我學騎自行車,他鼓勵我說:不要怕摔倒,摔倒頂多破點皮流點血,涂涂紅藥水就好了(那時有紅藥水、紫藥水兩種神奇的常用外敷藥)。錫福的哥哥應該是讀中文系的大學生,家里有不少好書。1966年我們剛參加完初中畢業考,老師沒來得及閱卷,學校就停課了。在失學的痛苦里,錫福經常借給我書看。記得有一回到錫福家還書,錫福不在家,他的姐姐親切地代辦還書和借書,看來她很贊同錫福借我書看之舉。

    1974年歲暮,我在鄉下度過6年農耕生活后回城當了郵遞員。騎自行車是郵遞員的基本功,騎車出勤時便常想起福海同學。1978年初,我考取大學中文系,始知錫福借我讀過的書多是大學里的必讀書。在大學里,我有同班同學名福鑄 、福寶。福鑄、福寶都是好人(有道是小孩快樂很簡單,老人簡單就快樂。我現在看人只分好人、壞人兩種)。

    當郵遞員時,因了送信的關系,我知道有不少收信人名用“?!弊?。如,福英、福美、阿福、福仁、福氣、福來、德福、福林、仁福、友福、雙福、福壽、來福,等等。我曾經送過鄉郵,曾經在午飯時分聽過農婦扯開嗓門喊話:來福哎,來福哎,回家吃飯啰!想必這農婦有兒名來福,她愿意扯開嗓門喊“來?!?,喊的是她的兒來福、也真心希望她的家來福。

    從民眾史的角度看,家里有福(不是“家里有礦”)是民眾的普遍追求。用“?!弊秩∶?,乃出于民眾對幸福生活的向往。這是福文化的中心和重心。由人及地,又有了“福地福人居”之種種說法,如福建的“有福之州”、臺灣的“萬年福地”等。

    【責任編輯:呂佳珊】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