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夫(資料圖片)
清代江蘇學者王有光博采俗諺俚語,編為對子,略加注釋,成《吳下諺聯》一書;清代福建學者林豪則有《(閩南話)俗語對》之作。近30年前,我也曾輯錄《臺灣諺聯》(收于汪毅夫:《臺灣社會與文化》1994年版)。諺聯(俗語對)將雅俗、莊諧、方言和民俗、諺語和楹聯做一爐共冶,是一種相當優越的文體。茲就閩南話諺聯舉例而言之,以供悅讀。
1.“婦人人,男子子?!?在閩南話里,人、子各有兩讀,字雖重迭,音不同響?!皨D人人”義同婦人家,“男子子”意即男子漢。更精彩的是,“男子子”語見《儀禮》,既是方言又屬古語,既有鄉土色彩亦有古雅面目。
2.“在在在,白白白?!薄霸谠谠凇睒O言自在、安穩,謂神情泰然或位置穩固;“白白白”語近“白而又白”“白到白極了”。
3.“西瓜倚大邊,土粉起三尺?!?閩南民間認為,身體狀況好的時候吃西瓜對身體好,身體狀況不好的時候吃了西瓜更其不好,此“西瓜倚大邊”之謂也,常用于喻趨炎附勢;“土粉起三尺” 說的是塵土飛揚,承接“西瓜倚大邊”則有勢利風氣甚囂塵上意也。土粉,塵土。
4.“艱苦做快活吃,貧憚趁搰力開?!泵褚允碁樘?,艱苦工作為的是吃個痛快,“吃飯皇帝大”說的也是這個理;“貧憚趁搰力開”批評的是貧憚(即懶惰)于趁(憑勞作而獲)錢,卻搰力(用力甚勤)于開(開銷)錢的人。
5.“隔壁姻家禮數照來,遠路親戚吃飽就走?!币黾沂且蚧橐鲫P系而聯結的人家,又稱親家;禮數指禮儀的規定等級和規定項目;“隔壁姻親禮數照來”說的是:姻親即使相鄰而居,彼此往來也須行禮如儀?!斑h路親戚吃飽就走”則謂:舊時車楫不便,親戚往來于路途費時最多,相見時短,飯后又得走遠路回家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