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人人夸說“盧先好”
    汪毅夫
    2024年03月12日

    臺南盧振基家是好人家,是讀書人家。盧振基,字立軒,人稱 “盧先”(“先”義同“先生”,是閩南話,也是古語。梁章巨《稱謂錄》引《香祖筆記》說:“今人稱先生,古人亦有只稱先者”),是個教書先生。盧先20歲中了秀才。在學期間,“歲、科試輒優等,督學徐公宗干目為端人正士”。入學不久,因學業成績優異“旋食廩餼”(即補選為廩生,享受伙食補貼),其后又選為歲貢(俗稱挨貢,挨著選也,每年從在學生員中按學業成績排序選拔),取得了參加鄉試(俗稱考舉人)、到國子監入學(俗稱坐監)或由朝廷授官的多重資格。

    盧先“性至孝,里居授徒,以母在,不遠游,即大比之年,亦從不一赴省試,始終淡于仕進。有古隱君之風”,“以故從游者眾,一時掇巍科、翔文苑者,指不勝摟”。1895年,割臺禍起,臺灣人民起而抵制,乃有揭“民主國”旗幟以圖“自主保臺”之舉。盧先義無反顧,與有力焉。上?!度f國公報》1895年九月以《選紳設院》為題,收錄 “民主國”一份告示,其文略謂:“照得本年閏五月十六日,據紳民許南英面稱,公議不服日,立為自主國,請創議院以通上下之情,并僉舉公正紳耆為議院主等”,“特準派許紳獻琛、徐紳元焯、王紳藍玉三人為議院主議,盧紳振基、陳紳鳴鏘、林紳香山三人為議院參議”云云?!白灾鞅E_”回天無力、歸于失敗,盧先憤然舉家離臺內渡,寄籍龍溪,流寓廈門。

    《廈門市志》說他“日惟杜門課諸孫,未嘗向當路投一刺。從游者眾,多有名于時”。1903年四月,盧先被選授寧德縣學訓導(縣學主官教諭的副手,從八品文職官),該部文至日,盧先已先于五月逝世,不及見矣。

    圖一,盧振基長子宗煌(字杏堂)幼讀課本《今古會通》(1876年版)書影(資料來源:盧紹芳提供)

    《廈門市志》記:盧先“子宗煌、宗燫、宗炘均游庠”,個個是秀才。實際上,盧先還有一子名宗燧,也是讀書種子。其中,宗煌曾任臺灣云林縣學訓導,以勞瘁卒于任,當地人民至今紀念他。盧先的侄兒宗烈是清光緒丙子(1876年)舉人,他擔任的也是教職,是教諭,正八品文職官,他又是臺灣“清賦丈田”的有功人員,其官職、品級和封贈應是同輩之最高者。

    盧先的孫輩也相當出色。1901年,其孫文啟、心啟兄弟“以漳郡試,列前茅,冠童軍,同入龍溪邑庠”,時論榮之。心啟曾創辦廈門吉祥學校等校并任校長,曾任廈門教育會會長,對廈門教育事業及其他公益事業厥功甚偉。

    圖二,盧振基孫盧文啟童生試卷子(1901年)(資料來源:盧紹芳提供)

    盧先的曾孫盧嘉錫歷任廈門大學和福州大學教授、副校長,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長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盧嘉錫教授的人品、才學、建樹和貢獻,有口皆碑、人人稱頌。盧嘉錫教授的同輩學人和晚輩學生莫不親切地稱他“盧先”。

    盧家子孫克承家傳,他們在歷史上、在現今各有功德和勞績, 各有出色的表現?!氨R先”是他們共同擁有的尊稱。提起盧家, 人人夸說“盧先好”。

    附帶言之,在臺南,父子進士施瓊芳、施士潔同盧家衡宇相比、相鄰而居。在廈門,施家又與盧家時相過從、往來密切。施士潔在《司訓立軒盧公家傳》里,對盧先的道德文章贊不絕口,并不忘“予亡室黃恭人兒時實受業焉”,以及“公為愛女相攸(擇婿也?!对娊洝罚骸盀轫n姞相攸,莫如韓樂”),意將屬予”的往事。當然,他也不忘加上一句“女歸陳大令楷,亦邑中名下士也”。盧家的這位姑爺陳楷,是臺灣縣學廩生、光緒丙子舉人。

    【責任編輯:呂佳珊】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