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略談閩省海疆史研究
    汪毅夫
    2024年04月16日

    我在中國評論新聞網寫了《許世英與閩省海疆、海外華僑》,言猶未盡,還想著“我來說兩句”呢(退休前經常參會,時或聽人發言以“我來說兩句”開頭,然后自然而然說了不止“兩句”也)。

    請允許我從《裔乘》說起?!兑岢恕罚?012年,漳州圖書館?。┦敲鞔}人楊一葵的邊疆史著作。據介紹,“《裔乘》成書于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裔,指邊遠的地方,古代稱四方極遠的地方為四裔;乘,指史籍。顧名思義,《裔乘》即記述明代邊疆少數民族、周邊國家和地區狀況的歷史典籍。全書涉及的國家和地區總數達90個,中國邊疆少數民族25個。對于每一個國家、地區及民族情況,作者均簡述其歷史起源,和大致的地理方位,著重記載其與明朝之關系,如封賜、朝貢貿易、討伐等大事,對于與明朝交往頻繁的國家和少數民族地區,作者均在篇后附有簡要的評論”,全書乃據文獻整理編纂而成?!兑岢恕飞婕暗膰液偷貐^包括了海上毗鄰的國家和地區。從《裔乘》出發,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系列認知:邊疆包括海疆;邊疆研究涉及邊疆地區、也涉及周邊國家和地區;海疆研究涉及海疆地區、也涉及海上毗鄰的國家和地區;閩人研究海疆的學術傳統由來久矣。

    許世英的“海疆詩”(資料來源:汪毅夫提供)

    清代閩人林樹梅的《〈閩海握要圖〉說》是清代閩省海疆史研究的代表作。林樹梅的生父、養父均是福建水師軍官,他因而有隨船出洋,出沒海上的經歷。林樹梅在閩、臺海上,“港汊夷險,沙汕縈纖,輒手自記”,遂成《閩海握要圖》并附《〈閩海握要圖〉說》,分《海道說》《巡哨說》《占測說》《戰艦說》和《捕盜說》。在我看來,不同于楊一葵做的文獻整理,也不是在海疆陸地上做的田野調查,林樹梅做的乃是海上的“田野調查”,《〈閩海握要圖〉說》乃是閩、臺海上的“田野調查”報告。

    1915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的閩海巡視實際上是閩省海疆的田野調查。出于官員的立場和學者的興趣,許世英加重了社會調查和現狀調查的份量,為民國時期的閩省海疆研究做了很好的示范。應該指出,許世英于閩海巡視過程寫的許多詩并未收于《閩海巡記》,如刊登于《暨南雜志》1915年第3期的《觀崖石》詩曰:“累累崖石拱孤臺,白狗金雞自抱回。況有精兵嫻水戰,豈教小寇渡江來。登高一嘯思何極,往事追尋太可哀。最喜郊原新雨足,秧畦芊隴畫圖開”;《三都月夜》詩曰:“正是微風生水面,相看滿月吐山頭。峰高白鶴明于晝,潮漲飛鸞涼似秋。萬姓瘡痍經喪亂,百年涕淚總離愁。只今滄海多群盜,莫使蛟龍不自謀”。這些詩有海的因素,可以稱為海疆詩,可以同邊塞詩媲美。1926年,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如《中世紀之泉州》等)和研究計劃(如《倭寇侵擾中國史(倭寇與福建)》等),則提高了民國時期閩省海疆史研究的水準和眼界。

    【責任編輯:呂佳珊】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