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一起大案與一出老戲
    汪毅夫
    2024年04月16日

    ?

    清人陳其元《庸閑齋筆記》(中華書局1989年4月版)記有220余年前福建的一起貪腐大案。涉及該案的閩浙總督伍拉納、福建巡撫浦霖、福建按察使錢受椿,福建布司庫吏周經,以及福建州、縣主官17人任上被問斬,另有多人被革職(如福建布政使伊布轍等)、流放(如前任閩浙總富勒渾、雅德)。茲引述其文并隨文附加按語,曰:“嘉慶初元(應為亁隆末年,即亁隆六十年,1795),福州將軍某(指福州將軍魁倫)與總督伍公(指閩浙總督伍拉納)、巡撫浦公(指福建巡撫浦霖),以事相忤,署方伯錢公(指署理按察使錢受椿)則以爭一優人有隙。會總督入覲(時閩浙總督伍拉納‘前赴臺灣’,并非入覲),將軍兼督篆,遂招摭三人贓私事,并以福省州縣虧空百萬劾之。疏入,奉命查辦,總督、巡撫、方伯皆正法。而所謂百萬之虧空,實無此數,乃以鹽課及閑款湊成之,于是州縣擬斬決者十七人,合省呼冤,而某揚揚自得也。讞案既定,部復未到,此十七人者,發閩、侯二縣(指閩縣、侯官縣)監察。二縣以同官也,羈諸幕中而已。一日,有某令年六十余矣,向閩縣令吉君(吉壽)懇曰:‘我老止一孫,今夜擬回寓一視,可乎?’吉許之。至明晨,部文至署,總督(指署理總督魁倫)即委吉君監斬。急使人至其寓,偽以他事促之,乃還報曰:某已一早出門矣。吉大窘,只得先押十六人赴轅,而擬自請逸囚罪。時天色慘淡,凄風苦雨,路人目之,皆為流涕。比至督轅,而某持傘著屐,已候于門矣。吉心大慰,遽前握其手曰:何不謀而先至此?某曰:我自家行至途中,聞部文已到,因思回署再至此,則路迂,故徑來就死耳。吉不覺哭失聲。是日十七人死后,吉痛哭,嘔血滿地,遂引疾歸。不二年,某移鎮四川(指魁倫改署四川總督),又劾總督勒襄勤相國(勒保)而代之。未幾,以縱賊渡河貽誤軍機罪伏法,勒(指勒保)乃回任,閩人聞而稱快焉?!痹摪覆⒉槌?,前任閩浙總督富勒渾、雅德的貪腐罪,他們分別被革職發往熱河、伊犁。

    陳其元對該案有某些個人的看法和說法,但他對閩浙總督伍拉納、福建巡撫浦霖、福建按察使錢受椿、福建布司庫吏周經所犯罪行、所受刑罰,毫無異議。

    陳遵統《福建編年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征引伍拉納、浦霖等人“貪婪案件”的相關史料甚為詳備,并記:“在這事件發生的時候,人民間憤憤不平,由‘江湖班’編為劇本(《五老周顯良》)”,“五老是指伍拉納,周良顯大概是布司庫吏周經的別名,他是和伍拉納通同作弊的主角。劇本演出之后,民間傳開了四句‘順口溜’,如下:‘五老冠不正,兩獅要金錢。兩臺烏暗暗,唯有燭光明’?!濉前抵肝槔{;‘冠’是影射官字;‘兩獅’是指布、按兩司;‘兩臺’是指制臺、撫臺;就是總督伍拉納、巡撫浦霖、.布政使伊轍布,按察使錢受椿?!疇T’影射‘?!?,‘祝光明’是含著慶祝光明到來的意思,光明是對著黑暗而言。(相傳:有個知縣,名叫祝光明的,是個絕好的清官。但是遍查乾隆末年、嘉慶初年的全省府縣官名錄,并沒有祝光這個人。所以祝光明不能解說是當時知縣的姓名,而是慶祝光明到來的意思)”。據我了解,直至1950年以后,這起大案、這出老戲還曾改編為《鬧燈會》《斬浦霖》《蘭花案》等,持續引人關注、繼續圈粉無數。

    【責任編輯:呂佳珊】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