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陳在正教授的魅力
    汪毅夫
    2024年04月29日

    陳在正教授早年在廈門大學歷史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師從熊德基、范文瀾等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接受嚴肅的思想教育和嚴格的學術訓練。陳在正教授從教70周年的經歷證明,他本人也是具有堅定信仰、立場和操守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

    陳在正教授是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的創院元老之一,又是院里良好風氣的一位首開風氣之人。陳在正教授秉性寬厚,立行貞明。在他的言傳身教之下,同人、門人莫不受其人格魅力的感染。風氣是一種潛勢力。在良好的風氣里工作,人人積極向上,事事中規中矩。廈大臺研院風正氣清,是人所共見、人所共言的。我從1987年開始參加臺灣研究,2000年起在廈大臺研院擔任兼職,親聞、親見和親歷陳在正教授參與開創的良好風氣傳承于不墜。譬如,陳在正教授用賢、讓賢的故事和精神,口口相傳、代代相傳,廈大臺研院學術隊伍因得永續保持雄厚的實力和潛力。又如,院刊《臺灣研究集刊》從來不用“關系稿”和“人情稿”,始終保持高學術品位和高學術品質。記得1980年代,我供職的福建社會科學院就理所當然地將《臺灣研究集刊》列為國家權威刊物。

    陳在正教授的百數十種學術論著,皆堪稱精品,皆一時之選,在海峽兩岸學術界傳布甚廣,影響頗深。譬如,《牡丹社事件所引起之中日交涉及其善后》(1993年),嫻熟運用檔案資料,描述和論述1874年日本以牡丹社事件為借口,出兵侵入臺灣后,中、日雙方的交涉情形,以及清廷接受教訓,采取善后措施的史實。論證嚴密,征引詳備,在方法論上是運用檔案資料取勝的經典論文。又如,陳在正教授關于李友邦和臺灣義勇隊的系列論著,如《李友邦與臺胞抗日》《李友邦與臺灣近代史》《李友邦及其所領導的臺灣義勇隊在閩南的抗日宣傳活動》等,研究其相關問題,巨細無遺,而又詳得其要點要義,令人讀而感佩??偠^之,總而言之,陳在正教授涉及海疆省份臺灣的研究,參與《中國海疆史研究》的寫作,對中國海疆史研究的學術傳統卓有貢獻。

    陳在正教授今年95歲,身健筆健,魅力不減。我對他懷有很深的敬意。

    【責任編輯:呂佳珊】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