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汪毅夫  >>  正文
    話說黃氏宗鼎、彥鴻兄弟(一)
    汪毅夫
    2024年07月08日

    129.話說黃氏宗鼎、彥鴻兄弟(一)

    近有臺灣學界友人垂問黃氏宗鼎、彥鴻兄弟之家世、生平及后人情形。1990年代初,我在福建省圖書館發現臺灣舉人黃宗鼎的科舉齒錄。此后數十年間,又獲見黃氏兄弟相關資訊多種,并曾略加考證。茲就聞見和記憶所及,容我一一道來。

    黃氏兄弟的父親名黃笏山,字玉柱,清咸豐福建鄉試乙卯科(1855年)舉人,1859年起歷任(包括歷署)廣西思恩、興業、賀縣、宜山、武緣、貴縣、蒼梧、宣化、臨桂、桂平等縣知縣,清光緒廣西鄉試丙子科(1876年)同考官,欽加同知銜盡先補用直隸州知州,賞戴花翎。黃笏山以舉人出身,經多年、多處歷練,官至從四品文職官,殊不易也。黃笏山善畫,尤善畫松。吾閩先賢林琴南有《黃笏山先生畫記》,自稱“余不善竹,畫松則私淑先生四十年”。黃笏山做官做人皆有好評,王松《臺陽詩話》稱“人咸謂好官之報”,林琴南《黃笏山先生畫記》則有“善人之報”語。

    黃宗鼎,又名彥威,字樾溆,又字月淑?!靶幸弧奔丛谕值芾锓Q老大,“又行七”則于堂兄弟輩叫七哥。在黃宗鼎的舉人齒錄里,其生年記為“同治乙丑”即1865年。經我考證,其生年實際應為同治甲子即1864年。1889年,黃宗鼎以“臺北府學附生”參加福建鄉試,中為第33名舉人。其時,其胞弟黃彥鴻已先于1888年中為舉人。黃宗鼎另有一弟名宗鼒,時尚在幼讀。黃宗鼎中舉后,多次到京參加會試,多次報罷而歸。1898年參加會試報罷后,經大挑名列一等,以知縣用。歷任山西夏縣、大寧、蒲縣、永濟等縣知縣,官至朔州知州。同乃父一樣,黃宗鼎亦以舉人出身,經多處、多年歷練,也官至知州(當然,各州知州比直隸州知州的品級低,為從五品文職官)。民國初年,黃宗鼎還曾任福建建寧、河南蘭封縣知事(一縣之長在清代稱知縣,民國初年稱縣知事,后改稱縣長)。大挑是清代乾隆年間始設的選官制度:凡舉人會試三次,特設大挑一科,不試文、藝,??磧x表和應對,挑20人為一排,從中選3人為一等,以知縣用;二等9人,以教職用;落選者8人,俗稱八仙。黃宗鼎既名列一等以知縣用,想必是一等帥哥也。黃宗鼎中舉時有一子名文乾,時尚在幼讀,另有一女。黃宗鼎子黃正襄(1923—2018年),是著名畫家,北京市文史館館員,也同乃父一般儀表堂堂。黃笏山后人里還有黃畬(1913—2007年)、黃均(1914—2011年),皆有文名、畫名,皆為中央文史館館員。記得我的第一本學術著作《臺灣近代文學叢稿》(海峽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出版時,黃畬曾向出版社函購。出版社編審林承璜告訴我,黃畬的信寫得如正楷字帖一般工整好看。

    黃宗鼎生平事跡,最值得大書一筆的是:1895年在京參加會試,與另外兩名臺灣舉人汪春源、羅秀惠聯名,并取得臺灣“同鄉京官”葉題雁、李清琦的“印結”和參與,向都察院上書抵制《馬關條約》、抵制割讓臺灣。

    作者簡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臺灣臺南人,歷任上山下鄉人員、郵遞員、學員、教員、研究員、公務員和退休人員。學術著作有《閩臺區域社會研究》等18部,300余萬字。

    主播介紹

    肖璞韜,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先生弟子,“京彩臺灣”新媒體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汪毅夫先生著作《話說兩岸》播講者,文史功底深厚。曾參與改編單田芳紅色經典評書系列《賀龍傳奇》《少林將軍許世友》《九一九演義》,參與《單田芳自選集》十部系列評書的文字整理,獨立創作并播講的評書作品有《?;陣鴼憽贰堆n穹》《鐵流河山》《飲馬天竺》《忠義沈煉》《榮華富貴》,并播講經典評書《三俠五義(權謀版)》《水滸傳》等。

    欄目介紹

    汪毅夫先生著作《聯結兩岸》,收錄了作者2020年至2022年陸續發表在中評社、中評網上的282篇文章,是繼其《話說兩岸》《顧盼兩岸》后的又一札記結集。

    《聯結兩岸》延續作者一貫的“學術段子”寫作風格,在廈門大學陳支平教授看來,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史學術中“掌故札記”體例的最好傳承,并引用清代學者錢大昕之語評價:“讀之竊嘆其記誦之博,義例之精,論議之和平,識見之宏遠,洵儒者有體有用之學,可坐而言,可起而行者也”。

    讓我們通過單田芳先生弟子肖璞韜的評書演繹,結合《聯結兩岸》的字里行間,感悟海峽兩岸方方面面的聯結點:歷史的、文化的、社會的和政治的,進而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責任編輯:韓鶴】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