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文教育是新時代的“對外中文加強版”,也是中國世界影響力的“晴雨表”“溫度計”,與中國發展息息相關。隨著新時代中國的全球影響力逐步擴大,世界上再次形成了“中文熱”,這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良機。國際中文教育的教學與學科建設與其他學科的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國際中文教育具有明確且強烈的文化傳播目的。因此,必須從國家戰略層面重視國際中文教育,并將之納入中華文化國際化整體工作進行規劃和實施。
目前,如何處理好中文教學與中華文化傳播的關系,需要解決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和技術上的難題。
1. 國際中文教育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落后
語言是國家資源,中文教育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事關國力國勢,這是政府和社會的共識。但快速發展的留學生教育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事業必然需要學科支撐,以保持長期穩定發展。但國際中文教育學科理論與聚焦留學生教育的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理論體系、教學理念相對缺乏,即使有,也比較零散,不成體系,難有影響,與中文和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目標存在著很大差距。
2.國際中文教學和中華文化國際傳播需堅定斗爭精神,勇于面對困難
面對蓬勃發展的中文和中華文化熱以及日益復雜的國際環境,我們在硬件和軟件方面都明顯準備不足。我們一方面為中文與中華文化的快速世界化而歡欣鼓舞,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認國際中文教學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戰略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還有許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戰略的政策性問題,國際中文教學與文化傳播的關系問題,“三教”( 教師、教材、教法)問題,文化傳播機制問題,財政支撐體系問題、質量評估標準等。這些都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甚至因人制宜,而目前顯然是掛一漏萬,缺乏統一規劃和系統謀劃。
3.換位思考,調研分析留學生中文學習和接受中華文化面臨的最基礎、最關鍵的問題
留學生中文學習中有哪些語言訴求、文化訴求,學習習慣、學習基礎的差異性及應對策略有沒有,國際中文教材如何有效融入中華文化因素,語言文字教學如何融入文化因素,現代文化傳播技術如何促進留學生中文學習等等,這些問題目前迫切需要完整、系統、深入進行針對性研究,摸清留學生的中文學習與了解、理解中華文化會遇到哪些普遍性問題和特殊性問題,進而建構規范的國際中文教學與研究體系,為中文與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奠定一個新的更高的平臺。
4.虛心學習他國語言學習與文化傳播的經驗和教訓,處理好教中文與傳播中華文化的關系
從世界語言文化國際傳播的整體發展看,中文教育世界化和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目前都屬于后發,在理論建構、經驗積累方面都相對不成熟,剛剛起步。相較于世界上一些語言文化國際化比較先進的國家,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國際化之路才剛剛起步,但世界的需求卻很強勁且多樣化。若要滿足世界對中文和中華文化的需求,我們要先做學生,再做先生,要虛心學習發達國家推廣自己語言和文化的經驗和成功的方法,以制定出適合中國國情的世界中文學習和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方針和政策,提高傳播效果,推動文化和諧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