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并制約著民族復興。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因此,志在民族復興的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始終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作為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
近年來,我國創新發展勢頭良好,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從最新發布的多項指標反映,主要宏觀指標仍處于合理區間,特別是就業得以改善,居民收入提高較快,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質量效益持續提升。
50年前的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
10月2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聲明,支持臺灣“積極、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系統”?!懊览麍院媳妵姓J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寫在美國政府簽字蓋章的外交文件上的,是有美國國家信譽做背書的。歷屆美國總統和國務卿,別管跟中國鬧得多不愉快,也從來沒有誰敢在這一條上玩花樣。
數字農業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短板所在。按照《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要重點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和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種植業、種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全面深度融合應用,力爭在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叫得響、質量優、特色顯的農村電商產品品牌,基本形成鄉村智慧物流配送體系。目前數字農業已經取得積極進展,但整體尚處于初級階段,落后于二、三產業數字化進程,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強化頂層設計,系統謀劃推進,加快實現突破發展。
香港政務司司長李家超10月3日于網志發文,“移除水馬,香港恢復安全面貌”。政府總部、警察總署及中央派駐機構作為管治核心之標志,其原貌的恢復,象征著安全、穩定和信心。
每當中國市場稍有風吹草動,西方媒體便彈起中國經濟“崩潰”的老調,這不,近期他們又借中國局部地區缺電、疫情散發、恒大公司“危機”、經濟增速放緩,來抹黑中國經濟“喪失復蘇動力”。
近日,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在北京閉幕。來自100多個國家的數千名專家、活動家和商業領袖出席了本次大會,與會者一致認為,如果不向可持續出行轉型,就不可能實現《巴黎協定》目標和已經偏離軌道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近日,總臺CGTN新銳時評欄目《輿論縱貫線》(The Hub with Wang Guan)重磅上線,首期節目于10月19日播出。這是總臺精心構建中國話語體系的重要舉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