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已經成為企業界的熱門話題,也是當今國際社會的共識。它是一種關于環境、社會而非僅著重于財務績效的價值理念、投資策略及評價體系,反映了企業對社會和環境的貢獻以及企業內部治理的效能。
這次,一向對中國嚴苛的外電也給中國豎起了大拇指!據路透社法蘭克福消息,當地時間31日,總部設在倫敦的非營利機構“積極財富”對20國集團中央銀行進行調查后發布報告,指出中國擁有全球“最綠色”的央行,其次是巴西和法國。
TikTok在美國仍然生死未卜,但美國大V們已經看不下去了?!都~約時報》報道稱,包括Brittany Broski和Hope Schwing等在內的多位TikTok大V,聯名向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了一封公開信。
國際房地產咨詢機構仲量聯行的數據顯示:2019 年,上??缇撤康禺a直接投資總額達到 73 億美元,全球排名第四,高于東京、紐約和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鄭永年教授在最近的一次訪談里提到,中國必須利用資本的力量來減少貿易戰對中國的影響,甚至遏制貿易戰。
溫哥華當地時間5月27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公布了孟晚舟引渡案的第一個判決結果,認定華為公司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因此對她的引渡案將繼續審理,孟晚舟女士將留在加拿大參加后期的相關聽證,并等待新的審判結果。這離2018年12月1日她在加拿大溫哥華被捕,已經整整過去了543天。
當地時間5月20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 ),旨在要求特定證券發行人證明其不受外國政府擁有或控制。
“丹尼爾·萊文7歲的兒子萊納斯本應做他的數學作業,然后,此時的他正煞有介事的假裝在客廳洗澡,拿著一塊橡皮擦當肥皂在胳膊底下上下翻飛。這篇文章并沒有刊登在紐約時報網站的顯要位置,但文章后面的評論接近6000條,遠高于同天網站的其他文章,可見這的確是美國家長們目前最為頭疼的事情。
前兩天我和一個大學同學聊起全球產業鏈的問題,他用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比喻。他說:“中國現在是整個世界最大的癮,就像尼古丁一樣。西方世界做夢都想戒了我們,但是兩天不抽就受不了呀! 連口罩都離不開我們,怎么跟我們切割?現在西方的企業家們做夢都想來中國發展,中國債都已經是全世界的香餑餑了”。
2020年伊始,“黑天鵝”不斷起舞。新冠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國際油價創近30年最大單日跌幅,拖累美股3月9日開盤后暴跌,三大股指觸發熔斷,為美股史上第二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兩大國際組織近日先后發聲,肯定中國所采取的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一系列舉措,并對中國的經濟前景表示信心。
12月13日深夜,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經過中美兩國經貿團隊的共同努力,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的基礎上,已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
每年12月份, 經濟界最關心的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既是判斷當前經濟形勢和定調第二年宏觀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也是每年級別最高的經濟工作會議。
時隔15年,中國財政部首次重啟發行歐元主權債券,而地點選在了法國巴黎。當地時間11月5日,中國財政部在法國巴黎完成40億歐元無評級主權債券的發行,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單次發行的最大規模外幣主權債券。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今日啟幕。來自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商學界人士和國際組織代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齊聚上海,共赴“東方之約”。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人們議論最多的經濟話題恐怕就是區塊鏈了。這個之前主要在金融圈和IT圈被廣泛討論的概念因為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一次集體學習中的講話迅速在普通民眾之間走紅。
“華為絕對不會做一個封閉的公司,我們要融入這個世界。希望將來中國和歐洲、日本、韓國、美國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再次起跑,再次共同為人類做貢獻,我們因為有信心能跑贏,所以就有信心開放?!?/p>
德國人似乎對意大利情有獨鐘,所以不少德國城市都有一個意大利版的參照物,比如班貝格之于威尼斯,又如德累斯頓之于佛羅倫薩。很遺憾,我迄今仍未造訪過佛羅倫薩,但是德累斯頓的確是一座令人一見傾心的城市。
有一位同行曾在他的文章里寫道:午夜時分進入一座陌生城市,就像在玩一場捉迷藏游戲。 因為入夜的城市與白天截然不同,街上的行人也好,城市的氣氛也罷,都與白天相異。有時,他甚至覺得一座城市的地圖在午夜時分會悄然變異:小巷折疊,大路轉彎,一些建筑凸現出來,一些建筑則暗自隱去。
秋千, 樹屋, 灑落一地的夕陽。時光仿佛停滯, 此刻, 唯愿歲月靜好!寫下這則微博的時候我正在漢堡郊區一棟三層樓的洋房里和德國媒體人Anton共進晚餐,同行的還有另外兩位中國記者。我們都是2012年中德媒體使者這個項目的參與者。
坦率的說,對于目前市場的走勢,我這個房地產記者和很多房地產業內人士一樣,深感困惑。春節后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經歷了一輪強勁的反彈,量價齊升。不少業內人士當時都認為下半年的房地產市場會趨于平穩,甚至房價還有小幅下降的可能性,我的判斷亦是如此。但按照目前市場的走勢來看,這個預判顯然錯了。
過去15年,中國企業的跨國“戀愛”如火如荼,現在不少企業也已經收獲了他們的“蜜月期”。這已然成為一種趨勢。全球金融數據提供商Dealogic的數據顯示,就并購價值而言,中國今年一季度已經成為全球跨境并購中的最大收購國。今年前三個月,中國已公布的海外并購總額達922億美元,占全球并購市場的30%。
中國消費者似乎已經習慣了各式各樣抑制房價上漲的政策。但這一次,恐怕政府要反其道而行之了。近日,杭州市相關政府部門出臺規定, 如果商品房實際成交價低于備案價格超過15%, 那么政府將通過技術手段限制網簽。這意味著杭州成為傳聞中首個實施“限降令”的城市。但杭州市相關部門后來又澄清如此做法并非為房價托底,而是為了規范開發商的行為。